,和許桉,還有其他那些今天不在這里的唱作人。如果我沒來這個舞臺,后面的這些都不會有。所以我挺感謝這個舞臺的。為了表達感謝,我特意準備了這首歌?!?
韓覺說完,燈光就暗了下來,甚至暗到舞臺中央的韓覺都不容易看清。
看著微弱藍燈下的韓覺,有些人一想就想明白韓覺是減弱了視覺的部分,希望聽眾只關注歌曲。
歌曲開始。
小提琴拉響前奏,把所有人拖進憂愁。
一分鐘后,提琴停下。在鴉雀無聲中,韓覺舉起話筒,緩緩開口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借酒相送
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無法彈動
迷住凝望你,褪色照片中
啊——
年輕時候的韓覺唱歌愛用技巧,近乎炫耀地展示天賦,然而除了讓人哇的嘆一聲厲害,別的沒了。聽完韓覺的歌,他的聲音不會停留在聽眾的腦袋里。因此唱歌機器明夸實貶,不配被樂評人成為歌者。
自從韓覺復出轉型之后,短板補齊了,然而人們感嘆韓覺厲害,大多是感嘆詞曲方面的造詣。在唱功方面,韓覺進步雖大,但功夫都在細節里,要跟外行人說韓覺唱功其實也很厲害的,舉例很難舉。
今天之后,可以舉例了。
像花雖未紅,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可惜我聽不懂
啊——是杯酒漸濃
或我心真空,何以感震動
情真意切,情意綿綿,如泣如訴。
從青年邁入中年,韓覺的聲音多了滄桑的沙啞,聲音一出,滿滿的都是故事。
人們仿佛置身歌中場景,看到一個人在雨夜里,對著舊照片追憶往日種種。
一個雖字的顫音,一個啊字的長音,以及其他每個字欲斷未斷的轉音、假音,字字飽含了濃烈的感情。
令人驚嘆的是,濃郁的感情卻是通過克制的唱功來實現的。
情感和技巧的完美融合。
半首結束,舞臺上連最后一盞散發出微弱藍光的燈也熄滅了。
在完的黑暗中,只聽到韓覺輕哼旋律的吟唱聲。
聽眾如墜雨夜,雞皮疙瘩不知是因為曲冷還是因為驚嘆。
在黑暗中,翁遙回想著有酒有照片的歌詞,只想到自己的堂姐。
然而沒等翁遙多想,下半首來了。
秋意濃,離人心上秋意濃
一杯酒,情緒萬種
離別多,葉落的季節離別多
握住你的手,放在心頭
我要你記得,無言的承諾
啊——
眾人略微有些驚訝,因為沒想到后半段是用國語唱的。
而且意境相連,一春一秋。
春是在雨夜看照片,秋則是人在照片里。
關于秋天,翁遙只能想到另一個紅頭發的女人。
不怕相思苦,只怕你傷痛
怨只怨人在風中,聚散都不由我
啊——不怕我孤獨
只怕你寂寞,無處說離愁。
演唱結束。
燈光亮起。
韓覺鞠躬稱謝。
觀眾們回過神來,掌聲稀稀拉拉地響起。
之所以掌聲一開始不多,并不是因為歌不好聽,而是觀眾尚未從歌聲里抽離,情緒依舊悵然,有些觀眾甚至驚惶地抹著眼淚,掩飾狼狽。
等大家緩過來了,掌聲才慢慢的,慢慢的,越聚越多,越聚越響。所有人都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現場的歡呼聲和尖叫聲不多,因為在這首歌面前,就連尖叫和歡呼都顯得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