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導演專業單元的多是文藝電影,它們風格強烈,意欲難言,或晦澀或張揚,使人看完后思索一切。《暗網》是其中異類,它使人臉上的血往下降,使人看完后咋咋呼呼,把手機捂得嚴嚴實實,然后鼓動朋友們也來“開心”一下。
電影一連放了幾天,《暗網》的口碑傳得很遠,票甚至都不夠賣,場場坐滿,弄得午夜場不像午夜場。
越來越多的人想找韓覺聊聊。白天是媒體工作者和同行來找,晚上則是商人來找。
電影節不僅僅是電影愛好者的盛宴,它同時也屬于商人。就算再堅守藝術的電影節,也沒辦法完全拒絕商業。因為電影從誕生之初就承載著商業屬性,再文藝的文藝片它也是商品,只不過針對的客戶群體是藝術電影的愛好者而已。
一些人想買《暗網》的版權和國外發行權,一些人想提前投資韓覺下一部電影,還有一些人想送韓覺股份,然后打著韓覺的名頭投機倒把去騙錢。
這些人全被商場老手王植悉數處理。
“又是想投我們下一部電影的。”王植端著餐盤回到飯桌坐下,把一張名片放進了口袋。
“這一大早就來蹲點,還挺敬業。”夏原吃著一口熱騰騰的面條,抬頭看了一眼自助取餐的地方。他們住在這家酒店不是什么秘密,一些勤勞的人稍稍動點路子就能打聽到。夏原在這行混得久了,知道眼下送名片的已屬于正道,其他送香車美人的也不是沒有。她隨口問了一句“哪家的?”
“虎門。”王植說了家影業公司的名字,咬上一口湯包,猜測“應該是看上了《暗網》,想拍第二第三部。”
夏原顯然聽過虎門這家影業的大名,擅長制作和發行驚悚題材的電影。但她聽完之后的反應也只是點點頭,沒太驚訝。
因為這種情況自從《暗網》放映后就開始發生了,虎門只能算眾多合作候選對象里一個還算有名字的公司而已。
現在觀眾掏錢買票進影院看的電影,要么是特效大片,要么是合家歡,要么是熱門作品改編。至于文藝電影,他們寧愿幾個月后,等到電影在平臺上線了,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看。
因此韓覺這種自帶流量、擅長拍小成本大回報的商業電影、拼了命不肯花錢、成功過兩次的導演,在一些想靠電影賺錢的商人眼里,可比什么只拿獎不賺票房的文藝大師有吸引力多了。
于是不管有名的還是沒名的、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公司,都想找韓覺來拍電影。有些電話甚至打到了夏原這里。路子比較野,昨天就有一個敢投一個億給韓覺拍電影的某養殖場老板。
一個億,呵。夏原心里冷笑,不知是覺得對方低估了韓覺還是高估了韓覺。
“虎門他們不是做獨立電影的么?”補了課的韓覺也聽過虎門大名,于是疑惑。
“虧得多了唄,”夏原回答,“發家的《鐮刀驚魂》系列越做越爛,上個季度他們虧了大概有八億,裁了不少員工。所以找我們合作,要么是想開發《暗網》系列,要么是想要發行權。”
韓覺喝了一口水,問王植“我們公司自己的發行部門什么時候弄好?”
還不等王植說話,夏原就笑著回答“等你開始拍五億預算的大片,發行部門差不多就建好了。”
王植一臉“差不多就是這樣”的表情看著韓覺。
韓覺低頭呼嚕嚕喝起了粥。
在《暗網》首映之前,王植、夏原、韓覺和賈倫斯曾有過一次商討——關于火種公司的未來。
整個會議竟長達半小時之久。
創立火種的動機,四個人其實各不相同。王植是為了賺錢,夏原是為了挑戰,賈倫斯是為了反攻華夏電影圈,韓覺則是為了創作自由。
如今影視行業競爭十分激烈,除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