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就會開始衰變,身體細胞、腸道細胞、土壤微生物、紫外線輻射等等因素,都會導致DNA降解。氧氣和水也會以化學方式改變DNA,導致DNA鏈斷裂。
在特殊情況下,DNA可以保存幾百萬年。可霸王龍已經是6500萬年前的生物了,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DNA信息保存下來。
至今為止,世界的科學家都沒有取得過完整的恐龍基因信息,只有零散的DNA片段,而且都不能確定這些遺傳信息到底是恐龍的,還是來自于其他生物的。
杜星宇在科技模擬器上,建立了一個“霸王龍基因拼圖”模擬項目。
他將從化石上監測到的基因信息錄入科技模擬器上,變成一塊塊拼圖。
“我運氣還算不錯,這塊霸王龍頭骨化石上的軟骨組織保存的DNA片段還算比較多。”杜星宇通過大量的檢測試驗,獲得了數量眾多的基因片段。
但想要用這些就拼出霸王龍的完整基因信息,那只是癡人說夢。
杜星宇還需要更多的信息,他以蘇玉堂生物實驗室的名義,給世界各地研究恐龍基因的生物實驗室發郵件,想要獲得一些霸王龍或者其他恐龍的基因片段信息。
其他恐龍基因信息,可以拿來用作對比。
這些實驗室有的拒絕了他,也有的提供了幫助,讓杜星宇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資料。
現在杜星宇手里,有一堆混亂、缺失基因拼圖塊,其中還有很多錯誤的地方。
任何人,想要從中得到霸王龍的DNA序列,只怕還是難于登天。
杜星宇擁有科技模擬器,并不是束手無策。
在科技模擬器上,他可以直接選中一種DNA片段,進行模擬表達。
“霸王龍是雙足類食肉恐龍,也就是獸腳龍,而鳥類是由獸腳龍進化而來。我可以對比相似鳥類的基因組,進行基因修改和補充……”
這注定是一項無比繁瑣的工作,需要采集的大量信息,科技模擬器也需要反復模擬。
杜星宇一下子忙碌起來,他同時還需要開始進行生物科技宣傳,獲得能量點來完成模擬實驗。
作為一個在這個世界沒有什么知名度的“新人”,杜星宇決定在這里最火的短視頻社交媒體“星光”上發布自己的VLOG(視頻日志)。
他首先注冊了一個賬號,以前在上個世界,杜星宇叫做地球觀察,這一次,他打算叫做“造物主”。
系統提示:“該昵稱已被注冊,請修改昵稱。”
杜星宇沒辦法,只好在“造物主”后加了VLOG,四個英文字母,然后開始發布自己的第一段視頻日志。
“大家好,我是杜星宇,一名生物系研究生。”
“我想要做一件事,克隆霸王龍!是的,你們沒聽錯,就是你們想的那種霸王龍。”
“霸王龍,是生存于白堊紀末期,距今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食肉恐龍,也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
“成年霸王龍的體長約.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要克隆出這樣的陸地霸主,難度很高,我這里有一個包含霸王龍軟骨組織的霸王龍頭骨化石,我打算先從它開始……”
杜星宇的第一期視頻日志,他簡短的介紹了自己的計劃,并且給霸王龍頭骨化石做了基因測序。
視頻發了出去,作為新人新視頻,平臺給了它一定的曝光量。
很快,這期視頻就有人評論。
心飛揚:“現在為了火,真是什么人都有!你怎么不說你要制造奧特曼?還克隆霸王龍?太扯了!”
憑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