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武漢已經迎來了五月天,中午最高溫度可以達到二十四五度左右。在這個春風和煦,陽光普照的日子里,武漢體育中心外圍卻彌漫著一片肅殺之氣。
唐武已經回國,杜威也已歸隊。這樣的消息猶如兩針強心劑,讓全國球迷看到了希望。
如果說沒有“隊長”的國奧都能在客場3比0贏下大馬,那么有了兩名“隊長”的國奧,是否會在自己家中,給老冤家、老對手迎頭痛擊?
根據國奧這些天的選賽歷程,央視做了一個國奧的紀錄片。
從中青隊建隊開始,到亞青賽、世青賽,再到現在的國奧。
視頻長達一個半小時左右,著重介紹了國奧的知名球員,和一些關鍵比賽和精彩鏡頭。剩下二十分鐘,則介紹了中韓兩國的恩怨史。
1986年尼赫魯金杯賽上,中國隊兩勝韓國。因此國足不勝韓,頂多18個年頭。但國奧在1983年11月1日至13日進行的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兩場比賽之后,就再也沒嘗到勝韓的滋味。
就算是那兩場比賽,國奧也是3比3和0比0平了對方。
這段時間,從國奧再次回到武漢開始,各大網站就有無數網友展開熱烈討論和激烈爭論。光是舊浪的留言區,每日都會刷新十萬條以上。
剛開始還有人持悲觀、客觀的態度,認為贏球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要正視與韓國隊之間的差距。
可隨著后來更多網友的加入,這種所謂“理智”的聲音便漸漸被一場“洪流”蓋過。
“必勝!必勝!必勝!”
現在,哪怕是五六十歲上了年紀的球迷,也會在舊浪的“勝平負”留言區里,打下必勝兩個字。
截止到中韓之戰前一天,國奧的支持率甚至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七以上,如果不是下方還有數字和小數點顯示的話,網友們甚至還以為“平負”兩個選項無人問津呢。
各大體育電視臺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這次,球迷們出奇地保持一致,似乎國奧除了勝韓以外,不會有有別的結果。
5月12日下午,記者段暄在武漢體育中心的外圍偶遇到了帶著紅色牛仔帽的羅西。
面對鏡頭時,這名資深球迷侃侃而談。
“網上的事我不懂,不過在報紙上我發的確發表過勝韓的‘九種’理由。”
“其實從骨子里看,那些說輸說贏的,實際上都希望中國隊能贏。能在公共場合上發言,本身就證明自己有關注比賽的熱情。”
“只不過這些人明明想說贏,又怕一腔熱血被澆個透心涼,只好來個欲抑先揚罷了。”
“要我說,如果國奧真贏了,他們恐怕比誰都高興!”
羅西的一番話讓段暄、攝像師和周圍的一眾球迷們感同身受,其實說起來,中國球迷也怪可憐的。足球給予他們的值得張揚的資本太少,以至于熱情都得藏著掖著,怕被別人笑話“還t看中國足球呢?”
告別羅西后,段暄又陸續采訪了隨機幾名來到武漢體育中心的球迷。
“您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段暄,請問您對這場中韓之戰有什么看法呢?”
“你是中央電視臺的?還有沒有票?我沒買到票,進不去了!”戴眼鏡的中年男子擦了擦他那張胖乎乎的臉,手背上留下一滴滴肥油。“你還有多余的票沒?勻我兩張。”
“呃,不好意思,我們是記者,不是黃牛。小張,這段掐了別播!”
“您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段暄。請問先生您對這場比賽有什么看法呢?”
“中國必勝,中國必勝,中國必勝(破音)!!!”涂得滿身都是紅色的狂熱球迷一把抓過麥克風,把臉貼近攝像機不住地吼道。
“您好,我是中央電視臺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