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豐富越好,這樣他們才能寫的更多,吸引更多球迷們的眼球。
唐武尷尬地說道“我真什么都沒想。不過如果硬要說的話,我就覺得剛剛還沒休息夠,所以”
“所以?”記者們的好奇心被提到了嗓子眼。
“所以我就想,反正是第一球,不如就守中路吧,也不累誰知道他正好踢了一個中路朝我臉來,我就下意識伸手把球接住了唄。”面對記者的追問,唐武終于說出了答案。
“什么?竟然只是這樣?”記者們聽到后都要集體暈倒。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唐武三連撲的開端竟然只是一次“偷懶”而已。
“那,那第二球呢?”一名胸前掛著“遼沈晚報”的女記者連忙追問道。
“第二球?”唐武把胸前的麥克風朝后推了推,“第二個我也沒多想,我就想從右一個,左一個這么撲。所以你們也別問我第三個是怎么想的了,運氣好唄!就這么簡單!”
唐武雖然是一個很喜歡在賽前研究對手資料的人,但還沒細致到連每一個球員的點球記錄都銘記于心。
當點球大戰真的來臨時,對方每一個踢點的人唐武根本就不了解。是不是左撇子?喜歡射角度還是踢力度?心理素質如何?
唐武幾乎一無所知。
而且已經踢了一百二十分鐘了,唐武早就疲倦地不得了。這個時候再去費勁腦細胞去分析每一個對手的特征,猜測對方踢球的方向。不如把身體的控制交給直覺,這樣說不定還能蒙出去一個。
所以除了第一個球想“偷懶”一下外,接下來兩球唐武的確是蒙的。
但記者們顯然接受不了這樣的答案,這是一場經典的戰役,一場足以寫在中國足球史上并且流傳百年的戰役。記者們當然不愿意這場比賽最高光的時刻來源于一個年輕門將的運氣,他們甚至更愿意相信這是某個“宗教頭目”的祈禱后的結果。
否則怎么解釋這么神奇的連撲三球?
一般門將,就算蒙對方向了也很難撲住吧?!
不少記者和其身后的媒體報社已經著手起草腹稿,他們要把唐武這次神仙般的發揮用一個勵志的故事記錄下來,博人眼球。
就在同行們思考如何“編造”一番時,依舊是遼沈晚報的小個子女記者眼睛一亮,開口問道“唐武,那既然你三球都是蒙的。那最后一個處理球呢?你干嘛要用頭把球擋出底線,用手不行嗎?”
“啊?這個啊!”唐武沒想到這個個子不大卻喜歡較真的記者這么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只能無奈地答道,“我當時真是不想折騰了,本來撲球倒地都夠累了,反正也是把球攔住,用哪攔都無所謂了吧”
記者們面面相覷,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好家伙,你第一個偷懶也就罷了,沒想到你最后一個也是嫌麻煩。沒看到對面的伊朗門將用盡力氣都沒撲住一個嗎?你倒好,連撲三個還不懂得感恩。小同志,你的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啊!
就算你說你當時情況非常緊急,你下意識地覺得用頭去碰這樣忽悠傻子的結果我們也能接受啊!這可是直播,你這么直接讓我們怎么編?
這時,一名京城當地記者清了清嗓子,用他的提問打破了尷尬。
“請問唐武,那現在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這個記者提問完還不忘給唐武提示,“比如說對接下來的決賽有什么樣的期待,又或者是最想感謝誰呢?”
“感謝誰?”唐武的頭有點鐵。“都是我自己撲出去的我感謝誰?肯定感謝我自己啊。而且現在這么累了,我就想回去好好睡一覺。行了,都別攔著我了,我要回去休息了。”
說完,唐武推來了擋在面前的記者,擠進了球員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