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杯,是每個賽季歐陸四大聯賽新年中決出的第一個冠軍的杯賽,它同時也可能是世界上改名次數最多的杯賽。
多年來隨著贊助商的變換,聯賽杯名先后改叫過“牛奶杯”、“小森林英國連鎖超市品牌杯”、“拉姆貝羅杯”、“可口可樂杯”、“沃辛頓杯”等,最新一個版本則叫做“卡林杯”。
不過,當地球迷更喜歡把這項賽事叫做“米老鼠杯”,來形象地概括這項賽事的尷尬地位。
聯賽杯創立于196061賽季,它的誕生就是一次陰錯陽差當時權傾一時的聯賽秘書長哈達克試圖說服頂級聯賽減少參賽球隊,作為彌補賽程減少的回報,他則提議在周中再增設聯賽杯。
這一提議也得到了低級聯賽球隊的支持,因為此前只有足總杯。抽到強隊、在票房上大賺一票的機會基本等于彩票抽獎,他們也需要一個多一次“開獎”的機會。
但最終頂級聯賽拒絕減少參賽球隊,聯賽杯的建議卻被他們“貪婪地”接受了下來。
但漸漸地,沒有足總杯的地位尊崇,也沒有頂級聯賽刺激的聯賽杯成為了雞肋。
為了增加聯賽杯的魅力,聯賽杯組織方面奇招迭出1966年,英格蘭決定讓聯賽杯得主和足總杯得主一樣,也享受歐戰參賽權;1967年起,兩回合的決賽改成一場定勝負,決賽還和足總杯一樣放在溫布利大球場舉行,1967年第一次在溫布利舉行的聯賽杯決賽至今依然被認為是最精彩的一屆。
即便是這樣,由于強隊大多拒絕在聯賽杯中派出一線陣容,使聯賽杯依舊不被看重。
貝克漢姆和斯科爾斯當年就是在19941995年賽季的聯賽杯上出道的,但從球迷通常記不住這一點來看,聯賽杯的地位可想而知。
甚至有媒體說“聯賽杯決賽只是為了聯賽打到這個階段后增加一點大標題而已!到賽季結束時,誰還想得起聯賽杯?”
細細說來,這幾年年來聯賽杯的決賽還是發生了不少事件2001年,當時還在甲級的伯明翰曾經把利物浦一直拖到點球決戰;2002年,不起眼的布萊克本擊敗托特納姆;上賽季,則是120多年沒有冠軍的米德爾斯堡終于在千年球場捧起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個獎杯。
如果有人那天在加的夫對米堡球迷說這個獎杯只是個“米老鼠杯”,那肯定會被他們一頓暴打。
但問題確實如《衛報》所說“要記起聯賽杯決賽的場景,比記起足總杯決賽場景要艱難多了,足總杯決賽才是英格蘭足球的里程碑。”
不過,聯賽委員會主席默威尼爵士27日透露,本賽季的聯賽杯上座率將是28年來的歷史新高。
原因很簡單,這是英超新貴(切爾西)和老牌豪門(利物浦)之間的較量!
有媒體預言,如果切爾西奪得聯賽杯冠軍,那么這將是藍軍崛起的伊始,接下來的冠軍會接踵而至。而穆里尼據說早在四個月前就定好了加的夫的酒店,這足以顯示葡萄牙人對殺入決賽的決心。
而從本賽季貝禿的表現來看,利物浦似乎也非常希望奪得這項賽事的冠軍。這樣一來,來自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傳統上不重視國內杯賽的兩位主帥,都希望奪到自己登陸英超后的第一座獎杯,拿到打開球迷之心的第一把金鑰匙。
伊比利亞半島兩大教頭間的比拼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充滿魅力、不可捉摸及超級自信的莫里尼奧本賽季為英格蘭足壇帶來一股新鮮空氣。而這位42歲的教練已經、甚至可能永久的結束了英超聯賽由曼聯和阿森納雙雄獨攬的時代。
切爾西如果在周日勝出,將為俄羅斯老板阿布拉莫維奇的投資獻上第一份果實,而英超和歐冠奪冠希望依然存在。三冠王,似乎在朝切爾西招手。
這種美好的愿望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