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斯拉馬丁是明報集團的首席翻譯。
從小他就是一個喜好詩歌和文學的人。他父親是香港本地人,是李貴的親叔叔,他母親是英國人。
累斯拉馬丁長大以后,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做了翻譯。但是骨子里他還是喜好文學的。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寫了一些文學作品,詩歌散文,小說,有時甚至利用自己關系,發表在明報上。
然并卵,天賦的差距不是靠努力來就能爭取的,他依然是默默無聞。他不甘心,非常的不甘心。
《斗破蒼穹》的出現讓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特別是從李貴那里聽說,作者只是一個16歲的小孩。而且是從內地來的。他要把握住這次機會,絕不容許這萬載難逢的好機會從身邊錯過。所以就出現了剛才的那一幕。
一個小時以后,累斯拉馬丁手里拿著一疊稿紙重新出現在周洪宇面前。
周洪宇慢慢的翻看著這些英文版的《斗破蒼穹》。
這些其實是累斯拉馬丁很早之前翻譯出來的。周洪宇看完了以后,不禁一陣感慨。這英文版的《斗破蒼穹》確實比他中文版的要好很多。里面的修辭手法和語言描述完完全全暴露出了累斯拉馬丁文學底蘊。他缺少的就是一個機會,一個故事。
這讓周宏宇非常欣喜。以后他抄襲的文學作品,就真正可以暢銷全世界了。
8月15號。深科技已經完全拋售光了。拋去手續費還剩下502萬。比預估的要少一點點。然后他又把這些錢買了四川長虹,五倍杠桿。現在四川長虹是18元,到97年4月份的時候,那時候的股票就是52元,翻了三倍。如果把這500萬放進去,加上十倍杠桿的話,最后得到15個億。
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但是也要考慮到每天所產生的手續費,最關鍵的是,財帛動人心,人家看了這么多錢,早就把你的錢搞走了。
次日一早,周洪宇來到了香港中環的云輝大廈。
陳松在這里租了2百平米的寫字樓,一年要180萬港幣。陳松和他招聘來的14個操盤手在這里工作。周洪宇給他們制定了未來半年的工作計劃。
目標就是納斯達克,重點范圍就在互聯網,生物科技概念股,著重范圍在互聯網。
這次來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陳松的一個朋友,是一個股票分析師,最近從剛從美國回來。陳松的意思就是想把他也拉過來。但是他年薪就比較高了,要求是50萬美金。周洪宇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因為人才永遠都是最缺的。
周洪宇可以預知未來,但不可能,事事都親為吧,他只要掌握大方向即可。何況現在是50萬年薪,不需要馬上支付,做為一名資深金融分析師他可以用他的知識把這50萬隨隨便便就賺回來了。如果現在錯過了他,將來可能會后悔死了。
陳松打個電話把老友喊了過來。這個金融分析師雖然長的很大眾化,但是他有一個很霸氣的名字,名字叫做古問天。
你要知道,名字是不能隨便亂取的。能取這個名字的,你得想象他的命有多硬。
歷代帝皇和將相,都不敢取這樣霸氣的名字。這這也從側面說明,這個人可能對周洪宇是一個福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