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著臉皮讓姐夫去說了一聲,算上自己一個。
本來丁健也是要跟著去的,可丁健一大早要先去揚州城里送豆芽,三十多里的路,牛車走的也不快,一來一回的,怎么也得一個多時辰。
小衛氏本來還有些不情愿,但在衛允在她面前展示了一番百發百中的箭術之后,看著身高已經到了他鼻梁的衛允,終究還是點了頭。
商定集合的地方就在村尾的大槐樹下,衛允到的時候,樹底下已然坐著五個成年男子了。
村里頭會打獵的只有兩家,一家是林氏一族林老六家的大兒子,也就是衛允生病的時候,在他家幫忙招呼眾人,安排人叫大夫的林六叔。
還有一個姓曲,是幾年前和衛允的姐夫丁健一起從陜西逃難過來的,曲獵戶因有著一手不俗的打獵手藝,因此一路逃難過來的時候,他家的老父親和妻兒也都幸存了下來。
當時丁健之所以能夠帶著年邁的雙親逃到稻香村,還是多虧了曲獵戶的拂照,時不時的帶著丁健去山林里頭搜尋一些殘存的野物。
不然的話,只怕丁健和丁家老兩口早已死在了逃難的路上。
“曲叔!大壯哥呢?”衛允自然走到了較為熟悉的曲獵戶身邊,他口中的大壯哥正是林六叔的大兒子。
曲獵戶道“大壯去林大夫家置辦一些防蛇蟲的藥粉去了,應該快來了!”
南方不同于北方,南方的山林之中,多得是蛇蟲鼠蟻,濕毒瘴氣,揚州這邊好一些,沒有瘴氣濕毒,但蛇蟲鼠蟻卻也多得很。
離村子近一些的山林情況好一些,但若是想要深入大青山的話,那就必須得備有這些防治蛇蟲的藥粉才行。
旁邊的人看衛允背后簡陋的反曲弓,不禁調笑道“喲,小郎,這是你姐夫給你做的弓吧,聽說冬天的時候你們用這弓打了不少獵物!”
說話的叫林勇進,是林氏一族三房的長孫,二十多歲,長得頗為高大。
衛允笑著答道“是姐夫做的,不過這弓的力度不夠,也只能用來射一射野雞野兔什么的,那些個頭大一些的獵物就沒什么作用了!”
林勇進又說“對了小郎,今日怎么不見丁大哥過來,平日里你兩不是都形影不離的嗎?”
小衛氏擔心衛允自己去山上亂跑,所以每次衛允帶著弓箭出門的時候,身邊都會帶一個同樣背著弓箭,帶著柴刀的丁健,村里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我姐夫進城送菜去了!得辰時末刻才能回來呢!”衛允輕聲答道。
一個叫林勇元的漢子一拍腦袋,說“我說怎么近來老是看到丁健哥大清早的就駕著牛車去城里呢,原來失去送菜了啊!”
這時,林大壯背著個小包袱,大步從村里走了過來。
眾人紛紛停止了閑聊,站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干草塵土,迎了上去。
紛紛大壯哥,大壯叔的叫了起來。
林大壯本名林光增,要比林勇進,林勇元他們的勇字高一背,所以他們管林大壯都是叫叔。
衛允是因為衛秀才和林六叔的關系好,二人以平輩論教,且衛允是衛秀才的老來子,所以衛允雖然年紀小,但卻管林大壯喊哥。
當然了,衛家是外姓,所以林氏族人管衛允都是喊衛小郎,等衛允長大之后,自然就會就變成衛郎君。
林大壯將藥粉分發給眾人,囑咐說藥粉能夠持續的時間有限,一定要在他說了之后,再把藥粉涂到身上。
林大壯是領頭的,且打獵的經驗十分豐富,大家自然都聽他的。
一行七人,包括衛允在內,總共只有三幅弓箭,除了衛允手中的那張簡陋的反曲弓之外,其余的兩張分別在林大壯和曲獵戶的手中。
至于其他的四人,分別拿著長刀,鐵叉等各式武器,背著背簍,腰間幫著麻繩,負責開路,清理,以及搬運等工作,若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