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一聲帶著濃濃威嚴的高喝聲,打斷了永安帝的話,敢在這個時候打斷永安帝說話的,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一個人了。
永安帝臉上的不快一閃而逝,皮肉輕動,露出個極勉強的笑容,以掩去眼底的尷尬。
作為一個皇帝,一國之君,九五之尊,就在自己已經做出了決定,準備給大臣們下達旨意的時候,卻突然被人打斷。
簡直就是打臉,赤裸裸的打臉。
可偏偏打斷永安帝的那人是曹太后,是先帝的皇后,是永安帝的嫡母皇太后,而且還是一個執掌玉璽,垂簾聽政的太后大娘娘!
是一個永安帝必須得敬著、愛著,不能有絲毫怠慢的人。
殿中眾臣的臉色亦各自不一,有皺眉的,有面無表情的,有冷眼旁觀的,也有松了口氣,露出些許幾不可查笑意的。
衛允看了一眼坐在殿上的兩人,迅速便又將頭低下,只是眼底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調笑和玩味,卻頗具深意。
“不知太后大娘娘有何高見?”永安帝問的十分心平氣和,讓人猜不出他的心思,究竟是真的懦弱可期,還是臥薪嘗膽,誰也說不清。
曹太后的聲音略高,不同于永安帝的渾厚,而是略有些尖銳。
“皇帝,哀家心里尚有一個疑問,想請教皇帝!”
永安帝微笑著說道“不知大娘娘有何疑問,朕知無不言!”
曹太后沉聲說道“若要調遣十萬大軍赴蜀地救援,不知皇帝意欲以何人為將?吐蕃大軍能夠連破我蜀地邊境數城,若沒有一個能征善戰,有勇有謀的將領統率大軍,哀家只怕,蜀地之危難解矣!”
不得不說,曹太后雖然有些不太地道,但這話說的很有道理的,原本江南府軍的戰力便不如吐蕃大軍,永安帝和眾臣也是打算依靠著人數和地利的優勢,來挽回頹勢。
正如太后所說,若沒有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統率大軍的話,什么救援蜀地,擊退吐蕃大軍,皆是空談。
“陛下,臣以為太后大娘娘所言極是,常言道千金易得,良將難求,如今朝中善于領兵征戰的將領不是在西北就是在北地,況且十萬大軍并非等閑,非常人所能駕馭!請陛下三思!”
一群餓狼,若是被一頭溫順的綿羊帶領,那這群餓狼和綿羊基本上沒什么區別,可是一群綿羊若是被一頭兇惡的狼帶領,卻足以媲美狼群。
千金易得,良將難求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永安帝亦皺著眉頭,問道“眾愛卿可有什么合適的人選推薦?”
這時,秦尚書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英國公世子張千重,跟隨英國公老將軍駐邊十余年,若是由他領兵,定能一舉解救蜀地危局!”
“不錯,世子張千重一身兵法武藝深得英國公真傳,定能解救蜀地與水火!”
衛允師伯這話一出來,五軍都督府的一位武官立馬就站出來附議,隨即零星的幾個武官也紛紛表示附議。
英國公府在武官武將堆里頭,在滿汴京城的勛貴里頭,論起帶兵打仗,行軍作戰,若是敢稱第二的話,那就沒人敢稱第一了。
當然了,自從新帝臨朝之后,朝中確實涌現出了許多能征善戰的青年將領。
如今的京衛指揮使,南路大軍的先鋒顧廷燁,皇后的親弟,威北侯沈從興,黑甲軍的將領袁文紹之類的,也都展現出了極強的軍事才能。
可這些年輕的后起之秀們,如今已然悉數去了西北,如今朝廷里頭剩下的,老的老,弱的弱,無能的無能。
秦尚書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卻異常殘酷。
兵部尚書率先站出來反對“陛下,大娘娘,臣以為秦尚書此言不妥,張千重將軍身系守護汴京的重責,統領大軍,拱衛皇城,守護的是陛下和太后大娘娘的安危,豈能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