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的個頭沒有衛允高,才勉強道衛允的胸口,當然了,若是算上冠冕的話能到衛允的下巴處,可若是想要看清衛允的神情和眼神,揣摩此刻衛允究竟意欲何為的話,小皇帝就只能仰著頭。
此刻的衛允,身著黑色吞金甲胄,沒有帶頭盔,只簡單的梳了個發髻,用發冠束著,背后披著那件血色披風,頗為俊秀的臉上并不似尋常文人那般白凈,膚色更偏向于武人的古銅,細碎的胡渣子不竟沒有讓人覺得邋遢,反倒是多了一股子慷慨豪邁的披靡之氣,恍惚間,倒是有幾分江湖豪俠的韻味。
可衛允說起話來,卻并不是小皇帝以為的那種聲色俱厲,反倒是給小皇帝一種如沐春風的和煦感,還有那人畜無害的笑容,與一開始小皇帝心中那噬人猛虎的形象完全迥異。
衛允沖著小皇帝又笑了笑,拉著小皇帝的手讓他坐回了龍椅之上,轉身走至玉階前方,俯視著階下群臣,朗聲道。
“昔日、始皇帝何其英武,率領秦國東出,橫掃六合,使天下一統,北修長城,抵御匈奴,南擊百越,廢分封,設郡縣,其雄才偉略,千古無二,煌煌大秦,如日中天,可卻二世而亡!”
“漢武唐宗、亦都是雄才偉略,漢唐之強盛,享譽中外,唐時更有萬國來朝之氣象,那是何等的繁榮昌盛!”
“我朝太祖皇帝,亦是天下難覓的英豪,文武雙全,縱橫披靡,戎馬半生才打下了我朝萬里江山!吾等后生晚輩,豈能將祖宗基業斷送!”
說到這兒,衛允頓了一下,凜冽的目光再一次掃過殿中群臣,朗聲道:“太皇太后年邁而不堪重負,自今日起退居后宮,安享晚年!”
“自今日起,成立議會,有立法、監督、選舉之權!”
“自今日起,皇帝幽居皇城,安享富貴,不再參與朝政大事!”
“自今日起,組建內閣,總領朝政大權,統轄百官!”
“自今日起,改組兵部,設立軍部,實行軍政分離!”
“自今日起,群臣無詔不得再入皇城,各部············”
·········
·········
衛允自顧自的站在玉階上宣布著一系列的變革,玉階下,大殿兩旁的群臣們聽得紛紛色變,神情復雜。
此時他們心中不約而同都冒出了同一個想法:衛允此等行徑與叛逆何異?
限制皇權?古往今來何曾聽過如此荒唐的事情。
這還不是叛逆?還不是學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雖說他們并不是諸侯!
可衛允的行徑在這些個自幼便受到忠君思想熏陶的文武百官們眼中,就是叛逆!
可衛允的話并不是對他們說的,衛允只是想要讓他敬重的師伯明白,他這么做并非是篡權謀逆,他和兗王,和劉貴妃他們不同。
面對的群臣們憤怒的謾罵、指責、衛允沒有絲毫動容。
愿意留下來做官的就繼續做,不過一切法度都得依照著新制定的來,若是不愿意的,那也無所謂,想走就走,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找嗎?更何況籌備了這么多年,衛允手底下可不缺做事兒的人。
“平西候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大局了嗎?京郊可是還有十萬京衛在側的!”一直沉默以對的李大相公忽然開了口,作為百官之首,這位大相公此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
身為右相的秦相公和衛允之間的關系不清不楚的,此時此刻,李大相公就成了群臣們的主心骨,他一開口,殿中群臣立時紛紛響應。
“不錯!平西候若是此刻迷途知返,我等說不定還會對你從輕發落,可若是繼續執迷不悟的話,休怪我等不念及同袍之情了!”
···············
整齊劃一的長刀出鞘聲,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