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八錢銀腳力錢,折成兩石糧食給咱們。”
梁世發(fā)未夸說自己功勞,不過多出的兩石糧,顯然就是他的功勞。
閔元啟對著梁世發(fā)點了點頭,說道“世發(fā)辛苦。”
梁世發(fā)臉上笑容更盛,做事不怕,就怕上司不體會自己的用心,現(xiàn)在看來,閔百戶內(nèi)心相當(dāng)明白,不是只知道動手的莽夫。
“一百零二石糧……”閔元啟輕輕松了口氣,這糧食按理有兩成是他的,余下的是各小旗和煮鹽灶戶們按出丁口多少來分,五十多戶,每戶原本能分一石多糧,勉強夠吃一個月,溫飽是不想了,只是勉強不被餓死。
要等春荒過去,各種野菜野果多一些,再捕魚打鳥補充動物蛋白,到秋后時一般的軍戶人家都能好過一些,儲一些錢以過寒冬和來年的春荒。
如果天時不正,或是家中有人生病,賣房賣地,甚至賣兒賣女就在所難免了。
這就是大明,這就是明末,這就是明末的百姓,這就是明末的軍戶。
“回云梯關(guān)。”最后的糧包放在船上之后,閔元啟連多留一晚也不愿意,當(dāng)即便令眾人撐船離開。
眼前的淮安相當(dāng)繁華,有一些建筑還保留到幾百年后,當(dāng)然是那幾座大衙門,在后世成了著名的景點。閔元啟卻沒有心思去看,眼前的繁華是尸體腐敗潰爛之前最后的余溫,毫無意義,備添凄涼,自己要走一條更艱苦困難的路,但好歹是一條活路!
……
回程比來時的道路要簡單輕松的多。
一路順流而下船速極快,過稅卡的時候幾個人一并撐桿,船帆吃風(fēng)加上人力,還有水流之力,雖然裝著一百多石糧,但這漕船原本的設(shè)計是承運五百多石,眼下的裝運量只是它正常運量的五分之一,船身很輕吃水很淺,過卡的時候眾人發(fā)力,漕船幾乎是在水面上飛掠而過,兩岸傳來一陣叫罵聲,似乎還有人駕小船想追,但張帆順流的漕船他們根本追不上,叫罵一陣之后也就放棄了。
大船之上,閔元金和梁世發(fā),楊志晉,高存誠等人,還有一眾旗軍先是面面相覷,接著都是躺在船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在此之前,沖卡打人抽刀砍人都是閔元啟的事,到了此時此刻,各人好象都參加進了這一件事,開始有點同舟共濟,同仇敵愾的感覺。
嗯,確實也就是同舟共濟。
看到這樣的場景,閔元啟也是心生愉悅,這一次售鹽買糧之行,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不僅有了固定的合作鹽商,拿到了一筆投資,并且這些部下,也算是真正可以用的上了。
至于說對眼前這些人,如臂使指,甚至推誠歸心,誓死效力,現(xiàn)在還真是早的很。
馭下之道,閔元啟也有一些感悟,畢竟后世也是個小官員,那時的經(jīng)驗相較此時有些不同,但大致的道理相差不多。
有一些道理,說著容易,做起來很難。
比如施恩,恩結(jié)部下要掌握尺度分寸,吝惜名爵如明朝皇帝,為國效力者不得善終,如戚繼光被排擠打壓,最終也未得封爵。有一些土司桀驁不馴,為了羈縻拉攏,世職爵位輕松就施給了。
要么吝惜,要么恩結(jié)濫賞,施恩之道走歪了。
恩威并重,威也不是亂來,罰也要有道理,并且掌握輕重尺度。
眼前這伙人,對自己撐死了算是從漠然到友好,距離信賴和敬愛還差的遠呢。
不過從眼下的場面,令得閔元啟也感覺到心情一陣舒暢……看著船上笑的打跌的部下們,看到一張張鮮活的笑容,閔元啟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
“元啟哥。”夜深時,閔元啟也不曾進狹小的倉房,他的襖服厚實,加上被褥,雖然有露水和河水的濕氣,也是好過躺在艙室里聞那熏人的臭氣。再者說河上空氣很好,因為沒有大氣污染,頭頂?shù)男强蘸喼辫仓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