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元啟態度還是相當平淡……預料之中的事情,當下只抱拳對閔乾德道“小侄今日前來,是有事請二叔相助。”
閔乾德沉聲道“你是說楊世達的麻煩?也罷,這事雖然你做的莽撞,但道理無差。我可以請幾個有頭臉的去說和,李可誠沒甚鳥用,我閔家在大河衛根深蒂固,卻不是那么好惹的。日后你只要不去惹他,他總不好再找你的麻煩。若長久下去,怕你是賠補不起。”
閔乾德雖對閔元啟的莽撞略有不滿,但還是對這個堂侄相當的庇護,是打算將這事攬到自己身上了。
閔元啟心頭一陣感動,眼前這二叔不哼不哈的,遇到事情還真是有擔待,好樣的。
“二叔不必如此……”閔元啟笑吟吟的道“楊世達算個屁,且由得他蹦跶幾天,過一陣子我就去收拾他。眼下是有件大事,要請二叔幫手。”
“什么事?”閔乾德狐疑道“你莫要再捅什么漏子,我年紀大了,族中武藝身手過人膽魄也過人的就只有你了,二叔以前小瞧你了,感覺你性子未定,甚至有些怯懦,這一次你敢和楊世達動手,倒是好樣的,將來就指著你撐閔家的門楣了……這世道亂了,咱們家再沒有大個的頂上來,將來后輩們日子難過啊……元直,元金,元忠他們都不成,只能看你的了。”
說話之時,閔乾德也是臉色難看的緊,閔家的青壯子弟好幾十個,不過當上小旗總旗的攏共十來人,其中有出息的有名號的就是眼前這些,閔元直是閔乾德的兒子,比閔元啟還小兩歲,尚無官職,少時想讀書上進,武藝平常的很,怕是真的指望不上。
閔元啟知道自己這二叔的性子,看著溫吞吞的,心里有數的很,關鍵之時也有決斷……比如閔乾禮突然病逝,閔乾德立刻接手,毫不猶豫,要不是這二叔關鍵時頂上來,閔家的光景比現在還不如。
這就是世家大族子弟的習慣和擔當,在宗族內享受好處,就得對家族有回報……
當下閔元啟將自己曬鹽的打算一五一十的說了,他說話之時,閔乾德半個字也未說,只是正襟危坐,臉色異常鄭重……閔元啟也不理會,將話頭一徑說完,最后才道“修建蓄水池和坎池要大工五個,小工最少十個,其余的粗重活計,我百戶下旗軍余丁們就能做。就算這樣,一個大工一天兩錢銀,小工五分,每天工錢最少一兩五錢,用工最少二十天,工錢就得好幾十兩。加上最少百人做活計,每天要好幾石糧供著,錢糧過百兩,料錢最少三百兩以上,現在我還帶著旗兵練武以備流寇土匪,錢糧不湊手,是以想請二叔撥幾家匠戶到我百戶,能省一些就是一些……”
這便是閔元啟今天來的目標,不管是民戶,灶戶,軍戶,匠戶,還有樂戶等等,這些均是太祖當年立國之時所定,劃定的是樂戶,在大明二百多年下來子孫俱是樂戶,軍戶亦是,灶戶,匠戶也是。
軍戶困苦逃亡,樂戶和匠戶也好不到哪去,特別是匠戶,地位比軍戶還要低下,俸祿糧更低,活計更重,待遇更差,幾乎就是大明階層的最底層。
民戶的鐵匠,木作,銀作,還有磚瓦匠等,分大工小工,工食費用不低。
但若是用匠戶,幾乎可以不給工錢,甚至飯都不必給匠戶吃飽,這便是差距。
“這是件小事。”閔乾德毫不猶豫的道“匠戶你給口飯吃便行,倒是真的省了不少錢糧,元啟你不光武藝高強,現在頭腦也靈光的多了。”
閔乾德大感欣慰,閔元啟也是毫無節操的微笑起來。
“一會我便令人撥付五戶匠戶過去,差不多也夠了,省了你好幾十兩銀。”閔乾德思忖片刻,又接著道“不過曬鹽之法可行否?我知道玄扈公當年想改煎為曬,事情到底沒弄成。”
“那個事是玄扈公相左了,動靜太大,牽扯太深。現在我在自己百戶里做,所得有限,咱們這里又偏,不會有大鹽商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