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九成是替高級武官們所種,只有收成的一成左右歸他們所有,種上十幾畝地,一季收五六十石糧,落到自己手中的不過五六石,加上雜糧米豆,一年能有十來石糧食可供全家食用。
在缺乏肉食,禽蛋和油類攝入的前提下,僅憑主食攝入是嚴(yán)重的營養(yǎng)不足。這年頭的壯實(shí)漢子,一頓飯吃上五六斤飯才算得飽,一日三餐吃上十來斤飯才夠一天勞作的消耗。就算是普通孩童,后世臉盆大的碗吃上滿碗也并不算困難,也不是難以想象之事。但十來石糧食肯定不夠吃食消耗,各家總得換些現(xiàn)錢,要買些必須的日用品。
貨郎送來的針線得買,否則衣裳破了怎生修補(bǔ)?農(nóng)具要買和修理,否則如何耕作?就算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衣帽自做,總有一些物品是需要拿糧食換了錢再去購買,這么一來,軍戶們那菲薄的收入就更加難以維持了。
以閔元啟所見,幾乎所有軍戶都是面黃肌瘦,瘦而精干,婦人們也是普遍瘦弱,孩童個個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緩慢,這個村落平均身高是男子一米六左右,婦人一米五左右,閔元啟等出身軍官世家的身高,在眾人之間可謂鶴立雞群,一眼便可看出身份與普通旗軍不同。
一個月能多一石多糧,雖然男子要每天操練,消耗大了些,但還是能省下一半給家中的父母妻兒,哪怕是能叫他們多吃一升糧也是好的。
謝祥拿著布袋,眼中先是懷疑,接著便是紅了眼圈,差點(diǎn)兒掉下淚來。
很多旗軍也是差不多,在外頭還是有一些人等待圍觀,在發(fā)糧之時,圍觀之人發(fā)出羨慕的聲音,也是烘托了氣氛,很多旗軍都相當(dāng)?shù)呐d奮,也是極為感動。
各人領(lǐng)自己該得之糧時,并沒有太多感動,畢竟煎鹽收入就是自己辛苦所得,也是一年中正常的收入,憑著各人種的那些薄田,真是糊口也難,就算加上煎鹽的收入,也就是在溫飽線上掙扎,一遇春荒就是要忍饑挨餓……這個百戶村落,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孩童哭聲,此時正是春荒時節(jié),大人們吃不飽便咬牙忍著,孩子卻是會哭鬧,特別是哺乳期的幼兒,婦人們吃不飽奶、水不足,又沒有米粥給孩子們充饑,每天半夜都會有孩童不??摁[。
這些吃不飽的孩子,哪怕念上一萬遍天皇皇地皇皇,亦是無用。
而眼前手中的糧食,卻是額外恩賜,百戶心念這一方地方,令眾人練武以圖自強(qiáng),結(jié)果還發(fā)出自己的糧食給各人,言而有信,令人無比敬服。
旗軍們雖然多半大字不識一個,但道理還是懂得的,閔元啟今晚發(fā)糧之舉,其實(shí)考慮的并不深遠(yuǎn),用意相對單純,但效果出乎閔元啟的意料之外。
“小的謝祥謝過百戶,此后一定拿命來報(bào)效百戶大人的恩德?!?
“小的郭尚義謝過百戶,此后定然竭誠效力?!?
“小的徐文煥謝過百戶,此后一定用心操練……”
一個個旗軍過來致謝,臉上俱滿是感激的神情,很多人眼圈發(fā)紅,顯然是相當(dāng)?shù)募印?
閔元啟微笑著給這些旗軍還半禮,今晚發(fā)糧的效果這般好,令得他的心情也是極佳。
有一些旗軍,雖然跟著操練吆喝,也是流汗,但這一天操練并沒有多用心和出力氣,比如那徐文煥便是,這旗軍一臉機(jī)靈,若沒有這四升糧食,哪得這樣的人真心效力?
眼前之人,不是什么名臣名將,但也是活生生的人,閔元啟仍是向眾人微微點(diǎn)頭,心中若有所悟。
各人一一排隊(duì)領(lǐng)糧,再一一向閔元啟致謝,待背糧出去之后,已經(jīng)有不少旗軍家屬聞訊而來,官廳之外和整個村落之中很快都是沸騰起來,人們在路上走著,一邊走一邊談天說笑,人們的心境變得極好……雖然遙遠(yuǎn)的北方正在大戰(zhàn),京師危急,皇上危急,但這些和大伙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保護(hù)好這一方水土,使父母妻兒平安便好,若能穿暖吃飽,那便更加別無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