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元啟的呼吸也有一些沉重,這事情已經走到眼下的這地步,幾百兩銀子的巨款都投了進去,除去買糧的銀子,現在他身上積存的銀子又到了二十來兩左右,這是他穿越之初清點家產時的全部積蓄。
可想而知要是眼下的事情不成,朱萬春哪怕是個瘟生也不會再投錢,而閔元啟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么新的計劃啟動,他的威信會受到沉重的打擊,千戶所城的族叔,百戶下的旗軍,韓森,甚至閔元金和閔元忠他們對自己的信任和依賴也會大打折扣……
閔元啟深吸口氣,暫且不去想這些煩心的事情,他也沒有猶豫遲疑,站在引水渠北邊高處,將手用力一揮,喝道“開渠!”
“開渠!”
“引水!”、
工匠們也是興奮起來,他們這些石作木作泥作平素最多是給人打造家俱,架房上梁燒制泥磚瓦片,眼前這事是他們一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工程……云梯關這里沒出過大士紳,有個大廟是不假,但已經是多少年前蓋成的,所城也是二百多年前就蓋好了,備倭城就是土圍子,工程量大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就是調集了千多壯丁負土筑城……眼前這鹽池工程量大,還頗有技術含量,很多匠人都沒有做過這樣的大工程,他們也早就是躍躍欲試了。
隨著閔元啟一聲令下,數十人持鍬鏟一起動手,鍬鏟和泥土上下翻飛起來。
所有人都屏息靜氣,連小孩子都知道眼前有大事,一個個將眼珠子瞪的滴溜圓,眼睜睜的看著引水渠那邊的情形。
鍬鏟翻飛,海水隨著渠道挖通開始注入,然后渠道一路通到蓄水池邊,海水翻著白沫涌入池中。
池子實在太大,海水迅速涌入,還是有半個多時辰才逐漸蓄滿。
在這期間所有人都沒有說話,大家都是神情嚴肅的看著這池水發呆。
納潮和制鹵其實也是要用海水,不過人們就是在海邊引少量的海水就行,這眼前突如其來出現的大蓄水池就在相當程度上顛覆了人們的過往認知。
海水快注滿時,工匠們開始堵住入水渠,隨著眾人的動作,海水逐漸成了細流,再逐漸停止了注入。
蓄滿海水的池子比較渾濁,就象是剛泛過水的河流,也象是被一群孩子嬉戲過的池塘,水面并不平靜,白沫鋪滿了水面。
不過人們都知道這是暫時的,過一陣子海水就平靜下來,逐漸澄凈。
看著眼前大池塘般的蓄水池,不知道是誰帶頭,突然有人歡呼起來。
閔元啟也是微笑著,第一步蓄水很成功,此前的設計和費心費力沒有出什么偏差,一切都很完美。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閔元啟保持著相對的平靜,另外兩個大池也快完工,另外兩個池子就不需要把引水渠挖太深了,下午四點潮水上漲,可以很輕松的蓄水。
每個月會有兩次大潮汐,到時候海水可以直接漫過來,蓄水就更容易。
如果一切順利,下個月可以多挖十來個蓄水池配幾十個坎池,每月的大潮汐就相當重要了。
蓄滿的水最少要曬晾十天以上,經過蒸發,過濾,升華,鹵水達到飽和狀態,就能引水入坎池曬鹽結晶了。
等最后一步工序時要用的人力就多了,閔元啟在后世看到過鹽場的工人上班,早晨四點就到鹽池撈鹽集垛,到晚上八點左右才下班,相當的辛苦。
當然辛苦也是會有豐厚的回報,如果風力和太陽日曬時間充足,一畝地的水池可以每天出鹽一噸,就算是春季和秋季,日照時間相對短一些,但只要海邊風力足,一樣能夠每畝日產五六百斤。
到了冬天就徹底休息了,畢竟就算有日曬和風吹,工人們也很難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作業,鹽場都是國營,沒必要弄的那么殘酷。
第一個大池蓄積順利只是第一步,在歡呼聲中,工匠們試著打開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