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是閔元啟對手。”
“楊世達是等閑潑皮,楊世禮可不是,”王鳴遠正色道“公允來說,閔元啟殺楊世達一伙也是替民除害,可楊世禮是楊世達兄長,此事不會輕易揭過。這楊世禮若報復起來自不會派一群無用盜匪前來,不可不小心提防。”
王三益凝神細思了一番。這兒子是有些偏激……但其實大明的讀書人都這樣自詡飽讀詩書,懂得圣人道理,對同為讀書人的朋友還能容忍一二,對普通百姓以保護者自居,對武官則是鄙視加提防,對商人有壓制的心理,對太監則是徹底的敵意。
不過等讀書人進了朝堂才會知道,需得討好太監才能上位,和勛貴武臣亦要虛與委蛇,對武臣則是今日不同往日,現在是反過來文官需得討好武將的時勢了!
這些東西,就算眼下的秀才相公們逐漸反應過來,但真正醒悟是滿清用三大案殺的江南生員士紳人頭滾滾之時,到那時那些在大明隨意攻訐朝臣,甚至非議帝王,怎么壓也壓不住,打也打不服的江南士紳和秀才們卻是被徹底殺服了,一個不行就殺十人,十人不行便殺百人,百人不行就是殺千人,三大案被牽連殺害和抄家的江南士紳和生員超過萬人,待明史案等文字獄之后,整個江南原本是大明文風最盛,風骨最硬,當待打死神宗派的礦稅太監的地方卻是被殺服了,管住了,舊有的士大夫和生員階層從此低頭了。原本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停止了,人們不僅不敢亂寫詩,正經的學問也不敢去做,什么心學理學都陷于停滯,清季只有訓詁小學大行其道,因為舊字堆里研究這個最為安全……
王三益當然不會知道幾年后或幾十年后發生的事,但他對眼前王鳴遠的心態心知肚明,既對出身于衛所武官家族有些羞愧,又矜持驕傲自己秀才相公的身份,兩種身份帶來的沖擊使得這兒子在很多事上進退失宜,但從本性來說兒子并不壞……
瞟了王鳴遠一眼,王三益轉頭對女兒道“二妹你看你大兄說的有沒有道理?”
“有一些道理。”二妹莞爾一笑,說道“所以爹你要趕緊多挑一些有武藝在身膽壯又樸實的給閔百戶,現在我們兩家利益共同,幫閔百戶就是幫咱們自己。”
“二妹?”王鳴遠瞪眼道“你不是早前也說閔元啟這樣的人要敬而遠之,小心被他牽連連累嗎?”
“那是看到鹽池出鹽之前。”二妹頗為冷靜從容的道“出鹽之后,按咱們之間的約定爹一年最少分得幾千銀,等若多個指揮使一年所賺!危險的人也是能耐人,利益不夠咱們就離遠些,利益足夠咱們就跟他合作,現在這樣,就算把整個百戶的人都搭上去也是值得。不然大兄去百戶中尋訪一下,看看眾人是不是愿到第三百戶去當鹽丁,那些壯實旗軍是否愿跟隨閔元啟訓練廝殺?”
“你讀書讀的不錯,不過論心機還不如你二妹。”王三益頗為得意的道“和李國鼎一并去鹽池觀察,先和元啟談好條件,再配合他出人出力,天大的好處便到手了。遇事不可抱殘守缺,要有機變……”
王鳴遠不說話,只瞪眼看著父親和妹妹,這一瞬間,這個大明的秀才相公,內心也是無比混亂。
……
“大同完了?”
“嗯,巡撫衛軍門自殺,總兵姜驤開城投降,這奸賊,毫無忠枕報國之心,該死,該死!”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曹州劉這類將領守備大同,亦是必然會投降的。”
河岸之上,閔乾德前來向閔元啟等人送行,叔侄二人站在河岸邊說話,閔乾德神色嚴肅冷峻,最新的塘報消息傳回,局面已經是大大不妙。
三月初順軍下大同,緊接著攻克陽和,兵備道于重華投降,開了高級文官投降的先河,這也說明了人心在發生嚴重的變化,不光是武將怕死貪圖富貴投降,就是文官也感覺李闖有可能建立新朝了。
在此之前,雖然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