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半個月后,旗軍的第醋溜兒文學最快發二次大擴軍終于開始了。
也因為大量的軍需物資需要這一段時間慢慢積攢,同時閔元啟也是需要將自己的威望更進一步的擴散。
加上旗軍戰勝土匪的光輝形象,還有旗軍的優厚待遇和軍餉,加上梳理好鹽池和各個工坊,又在各個百戶建立二級的警備部隊,這些事令得閔元啟忙的不可開交,但新旗軍入伍畢竟是頭等大事……其實也沒耽擱一天,畢竟要根據鹽池收入,購買儲備的糧食數量,軍器戰馬的儲備,來確定下新編旗軍的人數。
所幸,最少在現階段閔元啟的財力是相當充裕,而朱家包括李可誠在內都是竭力支持。加上沈永的鐵匠作坊已經可以批量的制造戚刀和盾牌,長槍等兵器,不于于叫新入伍的旗軍空手訓練,包括戰馬在內,朱家又是從南直隸弄來一批戰馬,包括從北方購買的戰馬正在沿著海邊南下。
如果一切順利,再過不超過十天,閔元啟的戰馬數量會超過四百匹,這樣的話,搭起兩個騎兵總的架子是足夠了。
由于騎兵的重要性,這一次最優秀的苗子是肯定先進騎兵。
再由于銃手的容易訓練和重要性,次一等的便是進銃手。
然后是挑一些膽氣過人,個人武藝高超的選為刀牌。
身體素質和個人武勇都很普通的,但膽氣還算壯的成為長槍手,再下一等的便是鏜把手和火兵了。
火兵要在戰場上效力,戰事不利還要上前補位,當然也算是戰兵的一員,只是在戰兵之中算是低一等的存在,所以但凡有些上進心的火兵,時間久了也會尋求成為真正的戰兵。
從鹽池中走過的就是大群的后生,他們都是從四周百戶趕過來的,已經是在當地過了初選,當地的村中里正或是百戶官出了具結保書,寫了他們本人的姓名和身狀,還有保人的簽押,他們才有資格穿過重重警備,趕到第三百戶的軍營區這邊來接受復選。
每個人的心情都是頗為愉快。
這個年頭的后生,除非是那些勛貴官紳或巨商家族的子弟,不然的話是沒有人不能吃苦。哪怕是小商人的子弟,養到十幾歲時已經通學了算學和各種經營之道,包括怎么和客人打交道的禮儀都是學的象模象樣。
這還不算苦,到十五六歲成年了,家里會給說上一門媳婦,然后安心在家造人。
一年或兩年時間,媳婦有了身子,對不起,傻小子出門經商去吧,這一去等閑幾年都不得回家一次,這種辛苦并不是吃不飽穿不暖,是一種精神上的熬磨和痛苦。
世間百態,大抵如此。
不管是軍戶還是民戶,十七八到三十左右的青年或壯漢都不怕吃苦,旗軍多吃些辛苦不怕,越是練的苦哈哈的,人的心反而更安定些。
閔副千戶能打敗土匪,斬首千級,旗軍更強了就意味著云梯關這一片地方更安全更保險,這豈不是好事?
旗軍的拉練,也正有拔高旗軍形象的意思。
全副武裝,人人戴范陽笠,穿一色的紅色軍袍,來回百里經過多少村落和百戶,全是健壯精強的小伙子,穿著一色衣袍,精神抖擻的跑個來回,吸引了多少贊許和羨慕的眼光?
原本窮困旗軍在地方上是人人瞧不起的下等階層,普通的民戶不太可能和軍戶結親,可是現在方圓幾十里內的民戶都轉變了態度,都是想著將自己家閨女嫁到第三百戶這里。
要是和個旗軍結個親,只要閔副千戶在,承諾過的薪餉發下來,甚至不慎戰死了,一輩子都能吃撫恤,衣食無憂,窮苦百姓,還能期望更多?
“看到轅門了。”
“什么轅門,就是營門。”
“好多馬啊,長二十二年頭一回見。”
“我也頭一回見這么威武的旗軍啊。”
盡管有一些青壯曾經在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