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箍及花頭字樣等件燒化成灰。等冷卻后,掃出灰渣,把木模底安放好,再安尾珠。然后再上泥,干了以后,取出木炮模底,再用炭火燒化尾珠,完全冷卻后,等著下窯鑄造。
與此同時,用鐵打制成模心,長短和火炮的內徑長度相等,大小是火炮內徑的一半,也同樣上好泥,干了以后好用。
第二步是安放炮模和模心。炮模輕的有幾千斤,重的有幾萬斤,炮心也十分笨重。要靠簡單機械的幫助,先放好炮模,然后再把模心安裝在炮模里,將下口塞緊,四周用干土墊好。
第三步是煉料配料。不管是用生鐵還是用銅,都要先進行提煉,然后澆鑄成斤一塊的薄片,等著澆入大爐內鑄造用。
第四步是化銅鐵澆注。將精煉的銅鐵放入預先用磚砌好的灶池形化銅澆注爐內,然后用大火將銅鐵催化成汁,再逐漸添銅鐵。等到銅鐵汁全部化清,如油如水,上面冒起金花綠焰之時,便引出銅鐵汁,漸漸放入模內,等注滿木模,就算澆鑄完畢。
第五步是起心。待炮鑄成三天內,將模心搖松;到第五天,把模心取出;第八天將土挖開,把炮放倒,兩頭墊起二尺來高,把模子上的泥打去,掃干凈,炮身就鑄好了。
第六步是看膛。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檢查膛內是否光潤,膛內光潔才是好炮。
第七步是齊口。炮鑄好后,炮口凹凸不平,必須齊口,使炮口齊整光滑。
第八步是鋐膛。將鏇刀扦入炮口,把火炮內膛鏇得極為光滑。
第九步是鉆火門。大炮的位置是否適當,關系到火炮的使用。所以要比照內膛尺寸,緊挨炮底,用純鋼粗鉆,蘸油鉆好火門,火門必須與炮底平行,才算合適。
眼前的鏜床就是鏇鏜所用,將火炮身管固定在鏜床之上,用機器操操鉆頭,將火炮的炮膛打磨光滑干凈,整個火炮的后期工藝,這個步驟最為要緊。
另外就是有鉆床,相對鏜床要小一些,就是用來鉆火門之用。
閔元啟對這些鏜床和鉆床的興趣極大,這可是正經的工業(yè)化出產,哪怕是如此的早期和粗糙,仍然是叫他看的津津有味。
四周的武官們開始感覺有些無聊,閔元啟索性揮揮手,將這些礙事的家伙給趕開了去。
朱萬春雖然不明白閔元啟抽的是什么瘋,仍然是在一旁笑吟吟的看著。
隔了一會,陳德和李家兄弟,還有沈永等人倒是趕了過來。
一看工匠全部是鐵匠,陳德等人大失所望,民用的工匠也有極大的缺口,但云梯關方圓百里,甚至淮安到鹽城一帶的民間工匠值得招募的都被募了過來,陳德等人也知道這事急不得,這一次聽聞來了幾十個新匠人,這些人興沖沖趕過來,然后便是一陣失望。
沈永是笑的見牙不見眼,他是軍鎮(zhèn)用的鐵匠,眼前這些是南京工部的,不過大家都算是受苦人,一樣的遭遇使眾人雖然素昧平生,仍然可以一見如故。
眼前這些工匠算是開了眼,先是一大票武官,接著不少不輪值放假的旗軍也跑來瞧熱鬧,修船補船的匠人們也轉悠過來,那些在田畝里勞作的農人也蹲在田埂上瞧新奇。
接著就是和他們一樣的工匠跑過來,那些泥作,木作聽聞自己是鐵作之后,失望而去,也就是向著眼前這游擊將軍一抱拳便直接走了,況態(tài)極為輕松自若。
這些人來去匆匆,從言詞里來看是各人都有事在身,所以并不能在此多耽擱。
這也是叫這些從南京工部過來的匠人大為驚奇。
他們吃的豬狗食,干的牛馬活,若是官員在場監(jiān)督,各人沒辦法便只能賣命做事。
若是無人監(jiān)管,則是能拖則拖,能賴則賴,反正只要皮鞭不抽到身上,就是能躲一刻清閑恢復氣力也是好的。
這一身腱子肉卻是拿命來換的,沒有監(jiān)督皮鞭上身,各人是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