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什么難事。
從一個月一根,到一天兩三根,這是什么概念?
產量提高了多少倍來著?
六十倍?
九十倍?
在場的人大笑之余,亦是把眼光看向沈永和沈亮兄弟。
心胸狹隘些的怕是已經在心里罵起來了。
這兩個幸運的狗雜種。
老二掌火銃,火炮,在軍中的地位與日俱增,此前火銃產量不足,沈亮只能領一個火銃百總,因為火銃只夠裝配一個百總多一些,想要裝備一個司還要等很久。
現在眼前火銃銃管的事情解決,恐怕在短短時間之內,沈亮就會獨掌一司,甚至是兩個司的火銃手部隊了。
現在的編制是一個營三千五百人,除去輜重部隊和工兵,鎮撫等部門,兩個千總部各一千七百人左右,每個千總部是四個司,每司是四百余人,四個百總部。
沈亮若是執掌兩個司,其后各部擴充,火銃手遲早擴充到一個千總部甚至一營規模,到時候沈亮肯定還是最高指揮之一,這廝在整個旗軍體系里的地位算是定了。
一個外來逃軍,除了關鍵之時站對了立場外,也是因為其膽氣,身手,經歷,特長,也是使其站穩了腳根。
原本對沈亮有些輕視或輕微排擠心理的眾多武官,怕是此時此刻,也只能完接受沈亮崛起的事實。
至于沈永,更是叫人興不起什么別樣心思了。
這個大匠,怕是日后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閔元啟向來是重工匠,甚至遠在普通武官之上,欲成其事,必善其器,這是閔元啟一向的主張,沈永這一次雖然只是解決了一個思路,功勞在閔元啟看來怕是不亞于斬首千級!
果然,閔元啟閉目沉思片刻,便是斷然道:“不管咱們怎么備戰和與敵交戰,工坊這邊不要受任何影響,任何生產計劃不要停,工匠和學徒也不必承擔任何勞役。先制鏜床和沖床,準備器械模具,其余任何事都不必理會。沈永,你記大功一件,直接加工商司副,賞銀就不給你了,給你專利權,此后生產多少,你按計件來提成……”
這樣的獎勵可謂是優厚之至,將來隨著軍隊擴充,對火炮和火銃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也就是說生產越多,對沈永的獎勵幅度就會越大!
這是何等重賞,簡直令在場所有人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