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銃之威居然有如此犀利?”姚文謙眼神凝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身邊的劉澤潤劉之幹等人也是一樣,眾人在短時間內都陷入了呆滯之中。
這一輪齊射,倒地的最少有百人左右,其中大半重傷或直接被打死了,小半輕傷,躺在地上哀嚎著。
這嚴重動搖了軍心,姚文謙稍微停頓之后,立刻下令搖動自己的總兵旗,下令全部向前加速突進。
“再給他們打一輪兩輪,怕是前軍就打崩了。”
看到軍陣迅速突前,對方火銃手來不及裝填,只能轉身向后,姚文謙內心也是不乏安慰。
說了一句后,姚文謙面色轉為冷峻,沉聲道:“令劉可成準備,騎兵側擊敵人右翼,哪怕不能跑動牽扯,騎兵突擊也不是那么好相與的,他們有火銃,咱們有騎兵,這一仗還是咱們能拿下來。”
姚文謙自己卻是沒有注意到,此前率一萬多部下來云梯關時,他可是從未考慮過什么是否能拿下來,一直考慮的是怎么清剿敗逃旗軍,順利拿下鹽池,保留鹽池工匠,盡快恢復鹽池生產。
是拿這些事來討好大帥,令得大帥高興嘉許。
從那五十個騎兵堅忍不拔的襲擾開始,還有左右兩側牢固之至的陣地展現出來守衛一方的動員力和決心,再有的就是眼前三千多旗軍牢不可催的整齊軍陣。
這一切都已經到動搖姚文謙信心的地步了。
這話一出口當然是引起劉之幹的強烈不滿,他橫了姚文謙一眼,便是拔馬回到了自己的軍陣之中。
劉之幹所率兵馬人數雖是不多,但多是劉澤清身邊的內丁,這一次出征還是倉促了些,不然劉之幹會帶更多的內丁出戰。
更多的內丁是跟著李化鯨,畢竟李化鯨才是內丁參將,劉澤清的內丁全部由此人統領。李化鯨未能前來,主要是要帶領內丁們強行遷走淮安府城中大量的被拆遷的百姓。
很明顯,在劉澤清心里,強拆遷民,把自己的府邸趕緊建好,這事比派兵去征討一個衛所武官糾集起來的小勢力更為要緊。
在交戰之前,姚文謙等人也是感覺這是一次輕松之至的任務,直到那夢魘般的五十個騎兵出現。
在此時此刻,又有火銃齊發,火炮在頭頂轟鳴,姚文謙等人其實也是在做最后一搏。
大量的雜兵開始吶喊著向前方涌去,對面的火銃手開始后撤。
在這時,激昂的鼓聲又響起來。
回到自家隊中的劉之幹唾了一下,罵道:“偏么這么肯做怪,擊鼓就能打贏么。”
四周的人沒有附合逢迎,眾人都有些憂心忡忡的樣子顯現出來。
大量的披甲旗軍從陣后突前而行,長槍如林,陣列異常齊整。
這使得很多向前突進的客兵猶豫起來,他們感覺對面的軍陣相當齊整,自己每一部份都面對的是整齊的軍伍。
這是旗軍中的跳蕩隊,中間長槍,后陣鏜把,兩翼刀牌。
隊伍在鼓點聲中奮力向前,長久以來的嚴格甚至是殘酷的訓練在這時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所有將士只是按訓練時的習慣持續向前,很多人也是面色發白神情緊張,甚至身體在微微顫抖著。
但所有人都在向前時,慣性使得每一個人都沒有回顧和猶豫遲疑。
身邊的軍官們在怒吼著,他們也未必不緊張,但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沒有太多別的心思。
迎敵,交戰,殺敵,立功。
這是樸實的想法和立場,鹽池和眼前這一切都是各人跟隨閔大人打拼出來的。如果這些新軍將士未經歷大戰,閔元啟為了自己建功立業帶他們去沙場拼殺,他們的士氣和順從未必如眼下這般優秀和出色。
這也是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