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北宮崇德殿。
“建寧元年,慎園貴人董氏乃天子生母,大漢以孝治國,為秉承孝道,今,特迎慎園貴人董氏入宮,尊為太后,居于南宮嘉德殿,天下臣民共尊之。”
“追封已故國舅董寵為忠勇候,追封董重為無畏候。天子詔曰朕之國舅董寵與其子董重,護送太后入京,沿途遭遇歹人襲殺,拼死保護太后,致太后幸免于難,然,國舅不幸身亡,朕聞之,不禁椎心泣血,肝腸寸斷,今,特追封董寵為忠勇候,董重為無畏候。”
“封董承為南宮衛士令,秩六百石,統率南宮衛士,負責護衛南宮,保護太后安危。”
“臣董承,代家父家兄,謝陛下隆恩!”
“建寧元年,前中常侍曹節,意圖截殺太后,并指示歹人殺害董氏一門,其罪當誅,后,經司徒袁隗查明,前中常侍曹節伙同前中常侍王甫,前長樂五官史朱瑀等人,構陷并加害已故大將軍竇武,已故太尉陳蕃,證據確鑿,今,數罪并罰,誅滅曹節,王甫等人三族,以儆效尤。”
“另,為已故大將軍竇武,已故太尉陳蕃平反,并追封竇武為剛正候,陳蕃為清正候。”
“臣等,替已故大將軍,已故太尉,謝陛下隆恩!”
“嗚,嗚,嗚,大將軍,太尉你們看到了嗎,天佑大漢,閹黨盡除呀,你們在天之靈可以安息了。”
“另,安北將軍,武安侯袁基,救駕有功,然,其為保護太后,身受重傷,感其忠勇,特賜千年人參,百年何首烏等靈物,助其早日恢復。令,太醫令為其診治,準袁基在洛陽休養,不必前往并州任職,待其康復,朕再行重賞。”
“臣,袁逢,代犬子謝過陛下隆恩。”
洛陽,袁府。
“吾兒傷勢可好些了?”
袁逢看到袁基正在院內練武,不由得對他說道。
“勞煩父親擔憂了,孩兒已經完全恢復,武道甚至略有精進。”
“恩,如此為父就放心了。”
“父親,今日來此是有什么事嗎?”
聽到袁基這樣可,袁逢想了想,開口說道“今日,陛下正式尊董氏為太后了,并給竇武和陳蕃平反了,甚至將曹節一系的宦官盡數誅殺了,如今宮內的宦官不過趙忠張讓等人,也難成氣候。”
說道這里,袁逢眼中露出興奮的光芒,繼續說道“如今外戚,黨人,宦官三方勢力盡數鏟除,朝堂之上只有我士族一家獨大,而且天子年幼,吾兒又對太后有救命之恩,這可是千載難逢主宰朝堂的好機會,我兒可有什么打算?”
袁基聽后,仔細思索了一會,搖了搖頭對袁逢說道“父親,孩兒認為還不是時候,竇氏外戚雖然盡滅,但是黨人依然還有殘留,而且盡皆是士大夫一流的海內名士,雖然他們沒有官職,但是于士人中影響力頗大,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前,還是繼續韜光養晦的好。”
“而且,父親千萬不可小瞧張讓與趙忠等宦官,莫要忘了,張讓修為達到了鎮世境九層,不是那么好相與的,更不要說這些宦官久居宮中,勢力構成復雜不明,我袁家還是莫要做這個出頭鳥,此次竇陳二人小瞧宦官而身隕就是例子。”
“再則,據孩兒觀察,我士族內部也并非鐵板一塊,雖然我袁氏名義上是士族領袖,可卻只能控制我袁氏自己的門生故吏,以及親近我袁家的士族,而那些百年世家,豪門望族如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清河崔氏等等,可不會那么輕易的臣服我們,一旦我們行差踏錯,他們就會如餓狼一般撲上來,將我袁家分而食之。”
“還望父親三思。”
說完,袁基對著袁逢深深鞠了一躬,行禮說道。
“哈哈哈哈,兄長我就說吧,侄兒是不會被眼前一時的形式沖昏頭腦的,你不信,還非要來試試。”
這時,一聲大笑從院外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