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
大元貿易公司用低價從貨主那邊套取“產品”,以高價的賠償和一些“銷售”合同來綁定貨主的做法非常冒險,之前的吳玲就勸說過自己丈夫。
這樣做雖然短時間內可以最大化的擴大市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一個渠道出了問題,那么有問題的貨物那就都得他們自己消化。
但是以大元貿易公司的資本哪里有能力消化這么多貨物?所以一般做這個模式的公司一出問題,就只能選擇跑路。
之前的時候面對妻子的質疑,林元不屑道“怕什么?別的公司都是這么做的,再說了我們的“買家”又不會在乎。”
林元的自以為是讓吳玲非常擔心,不過幸好之前一直都沒出事。不過常在岸邊走哪有不濕鞋?
今天吳玲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而且這次還不是一般的問題。這次是大元貿易公司負責報關出售的所有產品都被退了回來。
要知道大元貿易公司用的是“擔保交易”也就是所謂的過橋公司,一般的流程就是大元公司從大公司接到訂單后,聯系自己這邊的貨主,收取一部分定金后,先給一部分定金發給貨主,然后自己這邊發貨之后,由對面的公司負責簽收后直接給大元公司轉賬。
雖然看上去有些霸道,但是沒辦法小公司想要走出口的話,那就只能撿一些大公司看不上的“殘羹剩飯”而已。
這樣做看上去沒什么問題,但是實際上風險很大。人家大公司一出問題的話,都習慣把鍋丟給大元公司這樣的人,反正家大業大怎么說還不是由他們。
所以這一次,大元公司很不幸的就變成了背鍋俠。之前負責給他們牽線的寶島立華有限公司也傻眼了。
本以為對方的警告只是口頭說說而已,沒想到對方這次竟然是來真的。不僅僅大元公司的貨,還有許多公司都被列入了“黑名單”里面。
棒子國和霓虹國那邊甚至還開出了1000萬美刀的罰款,這就無疑是雪上加霜了。立華公司接到罰單,自然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于是他們做了許多人都會做的事情。
“攜款跑路”
“瑪德,立華公司這群畜生虧我這么相信他們啊。”林元現在是欲哭無淚了,這次的他一共損失了超過2000萬美刀。
要知道這里面大多數還是這個兩個月的貨主的貨款,因為是水果和農作物一般都是會壓一個月的錢。
但是讓林元沒有想到的是立華公司的人竟然會做的這么絕,一下子把這兩個月的貨款全部給卷跑了。
難怪一向都是月初就結賬的立華公司的人這次說要月底才結賬,原來他們早就收到風聲打算撈了這一票就跑路。
一般來說立華公司會壓一個月的錢,比如說三月份銷售一批貨物會在五月一號結清楚三月和四月的錢。
但是這次的立華公司卻說買家那邊的匯率問題需要延后到五月底,但是合作這么多次的林元也沒放在心上。
哪怕是一些貨主也是“非常理解”因為畢竟這段時間棒子國,霓虹國還有香江那邊的金融股災還沒過去多久,大家也不好多說。
畢竟這幾個地方那可都是他們的主要出口地,沒想到的是立華公司這次是“早有預謀”的準備坑錢跑路。
其實這也不能怪人家立華商貿公司,他們在2012年初就被通知了十幾次說產品的質量問題必須加強。
但是當“大爺”習慣了的大元公司還有那些“貨主”怎么可能聽得進去呢?依然我行我素的。
在四月份的時候水果的檢測中,大元公司還有一些寶島那邊的“貨主”被檢測初水果中的農藥超標4倍,立華貿易公司因此也被罰款100萬美刀,所以導致他們早就心有怒氣了。
嚴厲的告知了這些“出口商”之后,本以為這次會好一點。但是沒想到的是這次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