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愿者上鉤
聽完馬漂亮的一番話后,江文文恍然大悟。原來這里面的門道這么多,自己之前是在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其實這也怨不得江文文,她的想法就和之前香江的那些“大尺度”女藝人一樣,都想著怎么快速的吸引人氣,但是她們都沒想過一個問題。
有些東西摘掉容易,想要繼續穿上那就難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到了后期香江的影視圈出現了一種畸形的想象。
只要你放的開,那就有錢賺。不過這種“陋習”很快的就被市場給淘汰了,原因就是棒子國那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沒錯就是棒子國的限制級的分類一下子把香江這些女藝人給整懵逼了。
在這個風氣的巔峰時期棒子國那邊有多夸張呢?據說有人做過一個統計,當初這玩意盛行的時候棒子國一個月拍攝的這類電影是香江一整年的量。
最高的巔峰時期棒子國一個月拍攝的電影數量是香江一整年拍攝的5倍多,從業的人士甚至達到了一萬多人。
乍一聽也就一萬人而已,但是那可是棒子國,一個人口數量4300多萬的國家也就是說每4300人里面就有一個人是從事這個行業的。
這特喵的就有點離譜,而且當初香江的電影落魄的時候棒子國吸收的歐洲那邊的一些論理思緒,這個產業更是蓬勃發展。
據說當時漂亮的棒子國女人有兩個選擇,一是加入練習生出道,如果成功的話那自然是偶像了,如果失敗那就海下見面。
二就是直接入行大尺度這個行業,因為門檻低來錢快容易走紅。所以許多女人整容成功后都會選擇這兩條路。
反而香江這邊的行業開始落寞,直到這幾年香江才開始模仿起棒子國那邊繼續走一些大尺度的路線,因為香江這邊是電影分級的,所以這些玩意還是有市場的。
更別說“走紅”之后這些人的“身價”也會隨之上漲,這就是為什么許多香江的人開始再次接觸這個行業。
不過華夏內地就不同了,因為分級還沒處理好,所以這些玩意那都是只能在香江那邊上映,不過網絡點播那是一直高居不下。
回到江文文這邊,她聽完馬漂亮的話更加沉默了。原本一心一意想要從寶島的文藝市場入場的她被澆了一桶冷水后,頓時無比茫然。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哪怕是馬漂亮不說這些,估計她現在想要接文藝片都很難。因為最近的圈里收益都不行,許多寶島的知名藝人都接不到活,更別說她是從華夏內地過來搶工作的了。
現在的影視圈可不像以前那樣了,之前是本子比藝人多。現在則是人比本子多,而且好的本子基本都被頂流們給搶完了。
自從限制一些“劣跡”藝人后,現在的人都人人自危起來,人家投資方現在也精明了不少,想要錢沒問題,先簽合約。
否則一旦有什么事情,那投資商那就是血本無歸的存在。特別是最近連續處理了那么多小花小草,已經讓人對這個行業不抱什么希望了。
當然一些風評好,口碑好,有票房保證的藝人和導演那可是搶手貨。例如許光頭和小關那樣的導演,人家的本子一拿出來投資的人排著隊送錢。
而老陳頭現在拿個本子出去,估計沒幾個膽大的敢接了。畢竟上次他的那一部戲就虧損2億多(投資3.8億,票房1.4億)。
不過嘛最之后許光頭為首的小成本喜劇片倒是逆襲了一番,哪怕是現在的許光頭要拍大制作他首先看的還是劇本,因為如果不看好劇本撲街了,后面的人那可不會這么輕易的放過他的。
所以現在就形成了一個怪相,越是有能力的人投資拿的越多,因為人家壓根就不怕收不回成本,但是口碑一般的人那就有點悲劇了,他們求爺爺告奶奶人家也不愿意多看他們的劇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