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坐著的李夫人臉色微緩,看著李佳慧的神情越發慈祥,“慧姐兒性子柔婉,比她姑姑小時候要貼心多了。”
賢王妃也跟著點頭,“慧姐兒性子好也是李夫人的功勞,這幾年她母親不在京,還不是多虧了你這做祖母的細心教導?!?
這話更是讓李夫人臉上堆滿了笑,“不敢當賢王妃夸贊,都是慧姐兒自己爭氣,也是貴妃娘娘看重?!边@么多年,除了今年每年過完端午,皇上便去避暑山莊,直到七月底才回京,離京前貴妃都會派人來接慧姐兒,不用她怎么樣,府里從老夫人到下頭的丫鬟仆婦誰不高眼慧姐兒一眼。
如今二皇子回宮了,對慧姐兒更是期望甚大,若不是慧姐兒只有十三歲,只怕早向貴妃娘娘開口求親了吧。想到皇上對二皇子的看重,就不由得地想到三皇子來,只差一歲,三皇子前天的生辰剛好是二皇子回宮,皇上就將三皇子給忘了腦后,一整天都留在長樂宮,昭儀娘娘為此氣悶了一晚。
雖然她明白爭這儲君之位三皇子毫無優勢,可如今相公是吏部尚書,門生遍布,三皇子真想爭一爭未必就沒得機會。只是相公那榆木腦袋天天念叨著什么精忠報國,根本就沒為三皇子想一想,眾皇子里夸得最多的便是二皇子,真真是氣死她了。
以至于她看到長樂宮這似錦繁華人人爭相巴結之時,心里就別扭。昭儀娘娘出身不比貴妃差,憑什么一直屈居在貴妃娘娘之下?
時辰差不多了,胡梨帶頭往御花園去,遠遠看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世家小姐們,一個個身材柳秀,氣質端莊的,胡梨心情更好了。這么多年青漂亮的性情各異的小姐們,都由得她來挑兒媳婦,嘴角歪了歪,她這個年紀就要當婆婆了,再過兩年,三十六歲做祖母,這真是歲月催人老呀。
御花園站著或坐著的眾人齊齊起身迎了上來,矮身行禮,“參見貴妃娘娘?!?
胡梨笑著抬手,“都起身吧,大家隨意不用拘束。”說完便往主位上走去,“夫人們都坐下吧,今兒這園子可比往日熱鬧吸睛。這年青小姑娘往花前一站,一個個人比花嬌,眾夫人都是好福氣呀。”
眾夫人忙客氣兩句,周夫人率先道:“貴妃娘娘抬舉了,福禧公主才是貴女典范呢,臣妾女兒若能學到福禧公主三分,臣妾就知足了?!?
工部尚書夫人也笑道:“你還想學三分,我呀,只要我那孫女能學到福禧公主一分就足以慰此生了。”
眾位夫人都卯足了勁地恭維,胡梨聽了幾句便開始走神了,眼神在那里走近的世家小姐身上徘徊。這里頭有認識的,但大多不認得的。想多了解還是弄些節目出來才是,不過,這些世家小姐自小學習,誰身上沒兩樣自傲的本事的?
就她了解的,京城里有個小團體叫京城四公子,個個才學出眾,小小年紀就至少是舉人功名,周譽就是四公子之一。女孩子里也弄出了個京城六才女,琴棋詩書畫歌舞每樣都選出了個最出眾的來。
但是胡梨覺得那些才藝就是個修身養性的東西,突顯不出性情來。嫁人后總不能天天靠彈琴奏曲吟詩作畫過日子吧?
腦子里轉一圈,召來陳三娘吩咐幾句,陳三娘便急急去做安排了。
見胡梨心神不屬的樣子,賢王妃便接下了話題,做為宮里對外的交際官,賢王妃的能力可不是胡梨能比的,現場氣氛是相當愉悅,每一位夫人都能找到話題,倒讓胡梨慢慢成了聽眾。
午時將近,皇后帶著淑妃、昭儀一眾妃嬪走進來,胡梨微微一皺眉頭隨即松開,等到皇后走近才起身道:“臣妾見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怎么過來了?”
皇后在賢王妃讓開的位置上坐下,“本宮在屋里待著也甚是無聊,聽著這御花園的歡聲笑語便也來湊熱鬧了,怎么,貴妃這是不歡迎?”
淑妃抿嘴一笑,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