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過了多久,王泉不得不說道“孫文政那邊的貨繼續發,不管多少,只要有就要。”
至于陳大斌,繼續給他貨。
逼不得已,只能這樣選擇。
這次的屠宰量銳減,肯定會讓更多的承包商無貨可出,批發商無貨可賣,也就意味著副產品會再次漲價,而且漲幅不會太低。
這種緊要關頭,王泉堅信,只要有貨,那些一線市場的批發商,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拿貨。
而,陳福林,此時就在東北。
如果他沒去,不清楚貨源的出產地在哪,王泉還能瞞天過海,減少給陳大斌的供貨量,可現在,晚了。
陳福林清楚每天的出產量有多大,如果這個時候私心作祟,很有可能徹底得罪陳大斌,甚至是讓陳福林直接變成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東北搶貨。
綜合對比之后,王泉不得不繼續給陳大斌供貨,好在,還有利潤。
“云省那邊也就那樣了,屠宰量肯定會越來越少,你那邊也要做好準備,必要的時候,先安排一部分人員撤回來吧。”
屠宰量降低,就意味著養活不了那么多的工人。
林東急道“撤回去?撤回去之后怎么辦?讓他們回家?”
王泉這個想法讓他很是不滿,好不容易養起來的團隊,如果就這么遣散了,以后再想拉攏起這樣的隊伍,將會很難很難。
最重要的是,誰走誰留?
這個節骨眼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回去就意味著失業,或許工人們還能找到其他的工作賺錢養家,可意義不一樣。
老板養不了人,以后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還會跟著自己干嗎?更何況,他們是被老板主動遣散的。
王泉很明白林東的擔心,只是,這種情況,總不能這么白養活工人吧?距離過年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如果一時心軟,養著他們,后面的日子怎么辦?
長痛不如短痛,還不如果斷一點。
考慮很久之后,王泉又是說道“屠宰量上不來,只能這么辦。這樣,讓洛河老家的工人撤回來一部分,新建的養殖場需要一部分人手,愿意去工地干活的話,也算是咱們盡心了,如果不愿意去,那就讓他們自己找工作。”
“商山那邊跟過去的員工,留在云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