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李復書以為事情會就這樣定下來的時候,太常少卿姚厚德站了出來。
他道“莊公黃泉會母,尤為后世所譏。神武太后乃陛下祖母,陛下彰顯祖母過失,削祖母尊號則尊卑相逾,列位失序,必為后世所恥。君子創業垂統,子孫之所儀刑也。致其孝恭以訓子孫,子孫猶忤逆而不可禁,況示之以不孝乎!”
神武太后身份尊貴,在朝堂上公然評判她的功過,是為不敬。
所以姚厚德沒有與李復書分說太后究竟是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只以孝道來勸阻李復書。
有了姚厚德出頭,大臣們紛紛附和。
南唐以禮治國,而禮的基礎是孝。
無論皇帝還是平民,都十分害怕背上不孝的罪名。
所以李復書想要追削神武太后尊號的事情,只能無疾而終。
但他心中仍然氣不過,轉頭便借口魏可宗身為輔臣之時,卻對康寧公主結黨營私、黨同伐異之事視若無睹,尸位素餐,將其貶為太常博士。
太常博士,從七品上,掌教弟子,分經任職。
姚厚德原本是神武太后留給太上皇的輔臣,先時因為康寧公主向太上皇進讒言而被貶為太常少卿,如今又因為惹怒了李復書而被貶為太常博士,連降數級。
但追根溯源卻發現他并沒有犯下什么大錯,卻被貶低至此,這下連趙學爾也驚動了。
當天晚上,李復書去了趙學爾的北辰宮。
吃飯的時候,趙學爾與李復書道“聽說陛下把姚厚德貶了?”
李復書一聽見姚厚德的名號,便氣不打一處來,抱怨道“這個姚厚德,太上皇執政之時,他與魏可宗、朱志行同為輔臣。康寧公主一手遮天的時候,他一句話也不敢說。今天也不知怎么了,居然性情大變,在朝堂上嘰嘰歪歪地說了許多話。”
姚厚德原本與魏可宗、朱志行同為輔臣,后來被康寧公主陷害才被太上皇貶為太常少卿。
李復書登基以后,起復了許多曾經因為康寧公主而被貶謫的官員。
但他覺得姚厚德上有過不能規諫,下有善不能傍薦,稀里糊涂的當了這么多年宰相,實在德不配位,便沒有恢復他的宰相之職。
李復書以為趙學爾會與他一樣,看不起姚厚德這樣的人,誰知趙學爾卻道“姚厚德佞于前主而忠于陛下,非其性之有變也,蓋因君明則臣直爾。君主厭惡聽人揭短,則忠臣化為佞臣;君主樂聞直言,則佞臣化為忠臣。”
李復書聽了趙學爾的話,愣了愣,才反應過來“你在為姚厚德求情?”
若是往常,趙學爾的話李復書總要聽上幾分。
但他正為因為不能為惠妃立碑的事情心中氣憤。
李復書之所以會毫不掩飾地立即貶了姚厚德,也有把氣撒在他身上的意思。
趙學爾的父親趙同是因為救了神武太后才被封為承州刺史,所以她為姚厚德求情,讓李復書覺得趙學爾是向著神武太后而不是他,十分不悅。
趙學爾卻不知道李復書的想法,直言不諱地道“是,我是在為姚厚德求情。君主如同測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動,則影子隨之而動。陛下因為姚厚德直言進諫而把他貶黜,以后誰還敢在陛下面前犯顏直諫?忠臣變為佞臣,朝中只剩下唯唯附和之聲,難道這就是陛下想要的?”
趙學爾說是在為姚厚德求情,實際卻是處處在為李復書著想,一片拳拳之心,天地可表。
可惠妃的死是李復書心中永遠的痛。
他貶斥姚厚德,看起來是因為姚厚德直言進諫冒犯了他,實際上他不過是把對惠妃的愧疚和心中的痛苦發泄到了姚厚德的身上。
他這么做甚至不是為了維護皇帝的威儀,而完全是因為私心。
趙學爾此時為姚厚德求情,若是他依言收回對姚厚德處罰,他的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