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魚把趙學爾改革的計劃詳細講給了李復禮聽。
李復禮聽完,冷笑道“恩蔭制度和爵位繼承制度改革,分明是在削減宗親貴族的權力。皇后是把我當傻子嗎,竟然要我去支持皇上推進改革?”
李復禮如此反應,如魚毫不驚訝。
仍然笑道“短時間來看,恩蔭制度和爵位繼承制度確實對殿下;可若從長期來看,推行改革對殿下確是利大于弊。”
“哦?”
李復禮皮笑肉不笑地道“如魚姑娘倒是給我說說,怎么個利大于弊法?”
這語氣,明顯就是不相信如魚惡話,以為如魚在忽悠他。
如魚卻毫不在乎李復禮的態度,繼續道“殿下以親王之尊,手握北羽林軍,權高位重,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殿下之所以有如此尊榮,皆因殿下出身皇家。百年以后,殿下享的也皇族供奉。而殿下的子孫后代,無論多少年以后,只要南唐還在,朝廷還在,皇室還在,他們便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也就是說只有朝廷越好,皇上越好,皇室越好,殿下才能越好,殿下的后嗣才能永遠享有如今的尊榮。如今的恩蔭替補者和爵位繼承人不管有才無才,有德無德,只依靠父祖的功勞和名聲,便能輕而易舉地在朝做官或者繼承爵位。長此以往,朝廷怎么好得了?皇上怎么好得了?皇室怎么好得了?而殿下又怎么好得了呢?”
李復禮雖然向來以禮待人,但他也有身為皇族的優越感,自覺高人一等。
此時如魚的話卻給他敲了一個警鐘。他之所以能夠有如此的權勢和地位,并不是因為他自己如何優秀,而是因為他身后倚仗的是皇帝、是皇室、是朝廷、甚至整個南唐。
李復禮看著如魚,好一會兒,才緩緩笑了開來,溫聲道“還以為如魚姑娘是個急性子,卻不想竟然是個足智多謀的女諸葛。”
他與如魚雖然也見過幾次面,但每次都是在很多人出席的場合。
大多時候,兩個人甚至都沒有說話的機會。
他與如魚的第一次面對面說話,還是趙學爾與李復書成親的第二日,在宮中認親的時候。
如魚恭恭敬敬地把趙學爾的見面禮奉送給他,那時他并沒有看出如魚有什么不同,只當她是一個普通的侍女。
第二次便是年前的時候,如魚因為朱紹夜訪良王府的事情來找他,那個時候的如魚,精明,且咄咄逼人。
今天是他與如魚第三次面對面的說話,如魚不僅表現出了她的精明和聰慧。
或許是因為大晚上的,夜色太濃,李復禮看著如魚的面龐,總覺得
總覺得她十分溫柔?
總之,他每次見到的如魚都十分不一樣。
讓他不由得好奇,如魚這個小小的侍女,究竟還有多少能耐?又還有多少面是他不曾看到過的?
如魚見李復禮還能與她開玩笑,心知他是被自己說服了,暗暗松了口氣,回話道“我只不過是個傳話的,真正足智多謀的人是皇后。”
李復禮道“皇后自是謀略過人,但她既然能把這樣的重任交給如魚姑娘,可見如魚姑娘天資聰穎,才干不俗。”
如魚笑了笑,也不與他爭論,只道“今日之請求,殿下若是愿意,那我這就回去向皇后回話了。”
李復禮立即正色道“還請如魚姑娘與皇上和皇后說,輔佐皇上治國理政是我的本分。皇上有吩咐,我自然唯命是從。”
所以,李復禮早就知道改革的事情,并且決定支持李復書改革。
李復政聽了李復禮的話,擰眉深思,覺得他說得有理,這才息了怒氣。
但凡改革,便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反對。
只是趙學爾沒有想到,第一個到她面前來抗議的人,竟然是趙同。
趙同一下朝,便直接讓人去北辰宮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