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不是李復書想要的,他之所以會派人巡察地方,并且授權姜無諂舉賢罷廢,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使吏治清明,政修人和,國泰民安。而不是為了懲治官員而懲治官員,最后弄得人心惶惶,君臣相疑,社稷不安。
李復書想了許久,道“姜無諂守法持正,忠義無私,有他替我巡視地方,我本來最是放心。卻沒想到他性子太過執拗,執法之時過于呆板,甚至近于嚴酷,實在不適合繼續巡察任務。這樣吧,即刻把他調回京都,我再選兩個合適的人去接替他。”
姜無諂守正不移,本身并無能讓人置喙之處,只要他不再職掌巡察之事,那些彈劾他的人自然就會鳴金收兵了。否則若是繼續糾纏下去,李復書當真拿他們作法,便不是他們能夠吃得消的。
姜無諂的事情解決了,魏可宗事了,本該起身告退。
但他卻端坐著不動,面相嚴肅,明擺著他還有事要說,卻就是不開口。
李復書體貼地問道“魏相還有事?”
魏可宗這才開口道“有幾句話想跟皇上說說,若是說得不對,還請皇上勿怪。”
李復書笑道“魏相但說無妨。”
魏可宗道“《禮記》上說‘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前有九卿,后有世婦,當上下尊卑有序,妻妾有別,才是齊家治國之道啊。”
他雖然從未與趙學爾直接打過交道,但趙學爾平日里的所作所為和她在朝政方面做出的貢獻與犧牲,他卻是看在眼里的,令他敬佩不已。
這世上能夠讓他敬佩的女人,除了趙學爾,便是已經過世多年的神武太后。尤其趙學爾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處事時的睿知果斷,和那非凡的氣度與膽略,簡直與神武太后一模一樣。
但趙學爾還如此年輕,就能夠有如此作為,比起當年的神武太后,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趙學爾現在還只是皇后的身份,而神武太后卻是當了太后之后才開始接觸朝政。
當年他得神武太后看中,不但在神武太后生前便身居宰相之位,在神武太后臨終之際更是被委以首輔重任,輔佐太上皇治理朝政。可以說若是沒有神武太后,便沒有他的今天。
所以盡管他知道自己不該插手管李復書的后宮之事,卻還是因為不忍見到與神武太后極為相似的趙學爾遭受不公平對待而出言相幫。
魏可宗一個字都沒有提昨天晚上宮宴上的事情,但李復書卻聽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知道魏可宗是在為了他昨天晚上冷落趙學爾和趙家人,而抬高朱倩和朱家人的事情提醒他。
而他之所以能這么快反應過來,便是因為他昨天并不是不小心怠慢了趙學爾和趙家人,而是故意借此機會給趙學爾沒臉,打壓趙學爾的囂張氣焰。
自從趙學爾違背他的意愿,把鄭妙音趕出了宮,害得鄭妙音慘死宮外。他便覺得趙學爾實在權勢太甚,又獨斷橫行。這次趙學爾看不慣鄭妙音的所作所為,便能把鄭妙音趕出宮;下次趙學爾若是與他意見不合,是不是也能把他趕出宮呢?
李復書一方面為鄭妙音之死而惱怒趙學爾,一方面又忌憚趙學爾的權勢,便心生打壓之意。
為了打壓趙學爾,他不但連續十多日不去北辰宮,更是借萬壽節之機故意冷落趙學爾和趙家人。因為他十分清楚,趙學爾之所以會有如今的權勢,俱是源于他往日對趙學爾的敬重和寵愛。一旦所有人發現他對趙學爾的態度有所轉變,想必那些打算依附趙學爾而圍攏在她身邊的勢力便會不攻自破。
現下他打壓趙學爾的計劃才剛剛開始,怎么能半途而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