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日春節結束,朝廷開印,皇帝和百官們開始上朝,各官署衙門正常辦公,百姓們回到正常的生活,趙學爾和李復書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軌。李復書連續多日以來都歇宿在北辰宮,甚至有時候中午也會來北辰宮來與趙學爾一起用飯。
新年伊始,是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關鍵時刻。按照往年的慣例,這時候會出現大幅度人事官職的調動。根據趙學爾去年提出來的提高地方官員的任命和考核標準的改革措施,李復書著意要求吏部和宰相們不以資歷論英雄,而以才干、政績定升降。
是以宰相們和吏部的大臣們為考核各地方官們去年的政績忙得暈頭轉向,人手嚴重不足,從其他各處調了不少人過來幫忙,大家熱熱鬧鬧地坐在一起,整理著各個地方呈上來的政績報告,討論著誰該升,誰該降,又或者誰該留任。
衛亦君也在其列,他拿著現任承州刺史馮務本呈上來的述職報告,既是欣慰,又是為難“馮務本在承州任職多年,當年我在承州任司馬之時,他還是承州長史,自趙國公來了京都,他便升任了承州刺史。馮務本對承州的事務了如指掌,由他繼任承州刺史,我既放心,又為他高興。”
“果然,自他接任承州刺史這兩年來,把承州的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很是不錯。只是承州在他的治理之下雖然沒有出什么差錯,卻也沒有什么突出的功勞,若是給他升遷,又還差點兒意思;若是給他留任,他年紀也不小了,恐怕日后再想往上一步就難啰。”
他一邊念叨著,一邊左右為難,最終還是提筆在呈文右下角落下了幾個字。
坐在上首的魏可宗聽了,出言提醒道“你如今身居朝廷要職,已經不是當年的承州司馬,對全國各個地方的官員們都應該同等對待,切不可因故舊之情徇私。”
衛亦君聞言,趕忙把馮務本的呈文立起來展示給魏可宗看“魏相放心,我給馮務本的調遣建議是留任。他既是我的前輩,又與我有同僚之情,當年他對我有許多照拂之處,所以才會感慨幾句。他若是能更上一步,我自然替他高興,但絕對不會因此而徇私廢公。”
魏可宗瞥了一眼衛亦君給馮務本的調遣建議,果然是留任,又聽他說得在情在理,這才滿意地點了頭。
與此同時,安仁殿內,朱志行正在向李復書進言。
朱志行道“懷王府和太子府的舊人侍奉皇上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有那外放調回京都的人都已經官升好幾級了,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卻還在原來的位置一動未動。這些舊人曾經都是皇上信任和重用的人,比起其他人來更加忠心。皇上不如趁此機會把他們的位子升一升,以示皇上不忘故舊,同時也能激勵朝臣們向皇上盡忠。”
懷王是李復書被立為太子之前的封號,朱志行說的那些人,便是曾經在懷王府和太子府供職的人。李復書做皇帝以后,這些人有的跟著雞犬升天,有的人卻被他遺忘在原來的位置。
譬如,吳自遠原本只是正五品下的太子中舍人,李復書一登基,便升他為正三品的戶部尚書,不但官升數級,更是一下子躍居宰相之位,位極人臣。
而余力便是那個被李復書遺忘的人,雖然他汲汲營營通過諸多手段終于被李復書想起并且重用,但最終因為他鉆營太過,自私自利,而一步步親手葬送了他一手打造的大好局面。
朱志行的話讓李復書想起了那些曾經那些與他一起共事、為他效忠的屬官,一想到他已經當了皇帝,而曾經為他做事的許多人卻連一點好處都沒有撈到,便不由得心生愧疚。不僅如此,想到若是其他的大臣們因此而寒了心,日后辦差的時候心生怠慢之意,可就得不償失了。
他點了點頭,認為朱志行說得極有道理,命人從吏部拿來了曾經在懷王府和太子府供職的人員名單,勾了好幾十號人了,令中書擬旨全部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