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姜無諂去給大皇子做老師?”李復書的臉色不太好看,沉聲道“你應該知道姜無諂是因為辦事不力才被我調回京都,而且他回來以后不但不好好兒反省,反而聽信流言,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公然彈劾魏可宗,引得朝中大臣們物議沸騰,他行事如此不妥當,你還讓他去給大皇子做老師?”
雖然他說話的聲音不高,但其言語之中卻不僅有對姜無諂屢教不改的不滿,還有對趙學爾讓姜無諂這個屢教不改之人做李繼老師的不悅。
李復書的情緒,趙學爾十分理解。
也是,李復書是皇帝,在他眼中大概只有這世上最德高望重之人才能堪任他兒子的老師,姜無諂這個屢屢犯錯且即將要被他發配出京都的待罪之人自然是不配做他兒子的老師的。不僅是李復書,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不會愿意一個待罪之人做自己兒子的老師。
趙學爾自覺十分能夠理解李復書的心情,絲毫沒有把他的不滿放在心上,平心靜氣地解釋道“姜無諂是御史,御史聞風而奏是他的職責,我看過他代天巡狩時經手過的卷宗,也聽說了他在為政殿上彈劾魏可宗的事情,雖說做法是有些不妥當,但都沒有絲毫違規逾矩之處?!?
“而且也正是這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恰好證明了他不畏強權,中正無私的品性。大皇子是皇上的嫡長子,將來是要肩負國家重任的,他的教育和成長關乎南唐的未來,所以他身邊人的品性尤為重要,像姜無諂這樣秉性正直又忠言敢諫之人,留在大皇子身邊教導、陪伴,最合適不過?!?
趙學爾自認為這樣的處置辦法無論是對姜無諂還是對李繼都是最好的安排,甚至對南唐的未來都是有益處的,她相信一向善于納諫的李復書一定會贊同她的想法。
誰知李復書卻怒氣更甚“我南唐泱泱大國,不畏權貴、忠義無私之人大有人在,不是只有他姜無諂一個人做得到,也不是只有他姜無諂一個人才配做大皇子的老師。”
李復書更加生氣,趙學爾非但毫不慌張,反而莞爾一笑。
她心想果然,無論李復書如何生氣,對兒子總是關心的,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
“但大皇子幼時曾經受姜承徽照顧,對姜家人要比對別人更加親近。如今他日漸長大,身邊需要親近信任之人的教導和陪伴,日后他的左右更需要忠誠敢諫之人的匡正和輔佐,而姜無諂就是這個既得大皇子親近信任又忠直敢諫之人吶?!?
趙學爾以為李復書的怒氣來自于他對李繼的關心和疼愛,而這正是她所需要的。李復書對李繼越是關心愛護,她便越有把握說服李復書將姜無諂留在李繼身邊,不然她還真沒有什么理由讓姜無諂留在京都。
所以李復書越是生氣,趙學爾反而越安心。
但她的解釋非但沒有換來李復書的理解和感動,反而目光愈發不善“哼,越是親近之人,才越是會利用大皇子圖謀不軌之事?!?
他說話的時候就那么直勾勾地盯著趙學爾,有那么一瞬間,若不是知道他們此時談話的主人公是姜無諂,趙學爾還以為李復書口中那個利用李繼的人是她。
她暗暗壓下腦海中那一閃而過的荒誕念頭,試探道“對姜家而言大皇子終究與別人不同,姜無諂對大皇子該是忠心愛護不及,又怎么會對大皇子不利?”
先太子妃難產而死,是姜無驕把李繼撫養長大,雖然她犯錯被趕回娘家,但她離開太子府的時候李繼早已經記事,對他來說姜家人可能比先太子妃的娘家人還要親近,日后他若是做了皇帝,姜家人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姜以忠和姜無驕不也是對此十分了解,所以今日才會大費周章地喬裝進宮來找李繼幫忙的嗎?
這些道理姜無諂不可能不清楚,按理說他絕不可能做對李繼不利的事情。
但為什么趙學爾再三解釋留姜無諂在李繼身邊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