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宮雖然鮮有外臣拜訪,但宮里的人常常受命去前庭辦差,與大臣們也有不少來往,所以對吳自遠的到來并不意外。
不為對吳自遠更是熟悉,便直接把人領到了內書房。
這些日子因著孟廷的事情,趙學爾每日都把自己關在書房研究解救之法。
書房內,趙學爾和如魚分別坐在一高一矮兩張案幾之后,不僅每張案幾之上都堆著高高的卷宗,旁邊的地上更是放著數不清的各類書卷典籍。盡管在得知劉二死后,案件出現轉機的希望渺茫,但趙學爾還是沒有放棄。
直到吳自遠進去之后,趙學爾才從一本卷宗中抬起頭來,面上明顯可見疲倦之色。
吳自遠把這些都看在眼里,在趙學爾下首的一個蒲團上坐下之后,也不拐彎抹角,直奔主題道:“皇后可是在為孟廷擔憂?”
趙學爾與吳自遠曾經有過數面之緣,而且共同度過好幾次危機,她對吳自遠的印象還不錯。但自她進宮以后,吳自遠從來沒有來過北辰宮,這次一來就問孟廷的事情,一想到孟廷做過的那些事,恐怕來者不善,但她還是坦然地點了點頭:“是。”孟廷有罪不假,但仍然是她的救命恩人,她想救孟廷的事情無需隱瞞,也不打算隱瞞。
吳自遠仿佛沒有看見趙學爾眼中的防備,繼續道:“孟廷貪贓枉法已查明屬實,且貪墨數額巨大,應被處以極刑。但他多年前曾保護皇后有功,符合八議之中的議功,因此朱相今日早朝時提出要給孟廷議功免除死刑。但衛侍郎認為姜無諂剛被撤換,眼下吏治改革正處于極為敏感的關鍵時期,不宜給孟廷議功。他們兩位說得都很有道理,皇上左右為難,實在無法抉擇。皇上知道現在最擔心孟廷的人是皇后,所以特意派臣來問問皇后的意思。”
從御花園到北辰宮這一路上,他一直在琢磨李復書的話。
他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原因引起李復書對趙學爾的猜疑,但無論是什么原因,他對這樣的結果都不意外。
因為他和李復書從小相伴長大,神武太后和康寧公主對李復書造成的傷害他太清楚不過了。
而趙學爾的才智、膽略甚至“野心”,比神武太后和康寧公主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他對李復書的了解,李復書應該絕對不會娶趙學爾為妃。卻沒想到李復書不但費盡心機地追求到了趙學爾,甚至主動允許趙學爾參與朝政,不但對趙學爾言聽計從,而且每當在他們這幫朝臣們面前提起趙學爾的時候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他以為李復書對趙學爾的喜愛已經超越了內心的恐懼和防備,卻沒想到他曾經預料過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或許因為他心中早就有“一定會這樣”的預判,所以除了一開始的驚訝之后,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李復書讓趙學爾決定孟廷的生死,這件事情對趙學爾來說有利也有弊。他不知道李復書對趙學爾的猜疑和防備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所以也不能確定李復書這么做是出于對趙學爾有利的目的,還是有弊的目的。
李復書和趙學爾畢竟是夫妻,萬一他今日對趙學爾采取了強硬的態度,明日人家兩口子床頭吵架床尾和,那他豈不是給自己樹了一個強敵?
所以吳自遠思量再三,最終念及曾經與趙學爾共患難的情誼上,本著以和為貴的原則,把事情的經過盡量完整、準確地告知了趙學爾,讓趙學爾自己去判斷、決定。
“皇上讓我來做決定?”趙學爾擰眉道。
“是,皇上說無論皇后做什么決定,皇上都一定會支持皇后,所以皇后不必有后顧之憂。”吳自遠道。
趙學爾垂下眸著,顫聲道:“此案既然已經查清,但憑皇上裁奪就是,無論皇上最后的決定是什么,我……都不會有任何異議。”
吳自遠道:“皇上還說若是皇后有意赦免孟廷,未免有人借機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