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隙,漸漸擴大。
小灰騰地跳起,閃躲到天煞明王石像后,小心探出腦袋,好奇窺視。
杜必書不由松了一口氣。
等待,靜靜等待。
在四道期待的目光下,石門越開越大。
直至完全敞開!
卟!
門后驀然閃過一團光亮,將其中的場景展露了大半。
那是長明燈自燃點亮。
一間不大的石室。
如同閉關修煉的靜室。
又耐心等待了數十息,確定沒有危險發生,杜必書取出攝魂盅擋在身前,邁步進入。
石室內空蕩蕩,見不到任何陳設。
唯獨,三面石壁刻滿了娟秀的古篆文。
從左往右,初看篆文的首篇,杜必書登時一陣恍惚。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這不是天書總綱么?
心中略有失望,可他還是耐著性子快讀。
天書總綱被魔教中人稱為‘圣典’,出現在這里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按照字型的大小,這里的篆文字數明顯超出了總綱。
很快,杜必書發現了不同。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在這段文字之后,赫然以小一號的篆文注解“陰陽調和之道,在于采陽而補陰,以陽之烈,補陰之柔,方能自身圓滿。此即為合歡之要義。”
呃,這就是合歡派功法的由來嗎?
杜必書迅速反應過來。
魔教各宗各派的功法,都來自這所謂的‘圣典’,對圣典的理解不同,自然也造就了不同的修煉流派。
比如煉血堂,崇尚血為修煉之根本;又比如長生堂,以收取精元獲長生為基調。
此類,不勝枚舉。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注解小字“陰陽大道,是故,得陰陽者,得大道。”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
注解小字“云在上,雨在下,是為‘翻云覆雨’,故陰在陽上,攫陽之盛。修道一脈竟做出相反解釋,荒謬!”
“故陽之動,始于溫,盛于暑;陰之動,始于清,盛于寒。”
注解小字“陰陽合歡,清溫御暑。陽氣殆盡,棄之。修道一脈妄圖同濟,可笑!”
……
目光掠過天書內容的每一段注釋,杜必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雖然注釋中夾雜著偏激暴戾的言語,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對天書的領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些注釋,還算不上合歡派的修煉功法,但也有了功法的雛形。從寒雪那里翻出的前七層功法,或多或少就在闡述引申這一點。
越看下去,心中感慨越多。
漸漸地,杜必書已沉浸其中,進入了玄之又玄的頓悟狀態。
目光在石壁篆文掠過,腦中空靈無比。
……
看過了所有的篆文雕刻,杜必書靜靜佇立。
體表的毛孔主動敞開,隱隱攫取著四周逸散的天地靈氣,氣海翻涌不已,體內的法力自行運轉,如海岸的潮水上涌,一浪高過一浪。
一個時辰過去。
在經絡中運轉的法力,迅疾向氣海位置縮回,攫取的靈氣緊隨其后,將氣海即刻灌滿欲脹。
卟!
氣海中,傳出輕微的悶響。
在這一刻,杜必書周身的氣質,得到了某種升華,多了飄然出塵的儒雅。
玉清境九層!
杜必書慢慢睜開了雙眼,驚訝地內視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