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安洵似是知道她會過來,在明西院用過晚膳后,沒急著回前院住處。
蕭青寧過來后,同陸氏、蕭青雨說了幾句話,便和蕭安洵到東閣間說話。蕭青雨看兩人進了東閣間,還不讓她跟著,忍不住小聲嘀咕,“二哥和三姐姐有什么好說的,還不讓我聽,氣死人了?!?
陸氏無語,“有什么好氣的,你黏著縣主的時候還少嗎,你二哥和縣主有事說呢,別去打擾?!?
蕭青雨撇撇嘴,“不去就不去,不聽就不聽,我還不稀罕呢。”說罷,堵著氣回了屋,一個人胡亂猜測。
東閣間里,蕭安洵聽完蕭青寧打算,同劉氏一般,也以為蕭青寧瘋了,只是靜下心來細想,又覺得合乎情理,不是那么讓人意外了。
蕭安洵:“分家之法,是三妹妹為大房外的人想到的退路,那三妹妹自己的退路又是什么?”
不管如何,靖寧侯都是蕭青寧的父親,靖寧侯不好,靖寧侯府不繁,她都要受影響。二房、三房、四房能分家出去,與靖寧侯府做兩家人,但蕭青寧不能,她給他們留了退路,但沒給自己留退路。
蕭青寧不是沒給自己退路,只是她所選的路,不被旁人認可罷了。
蕭青寧:“二哥不必為我憂心,離了靖寧侯府,我說不定更能快活些?!?
蕭安洵想起風味樓之事,恍然大悟,“有成國公府做后盾,三妹妹確實不需要我們擔心。”
成國公府不存,但百年積攢下來的東西,總要有個去處。如今與成國公府血脈最親的,只有蕭青寧一人,諾大國公府留下的東西,也只可能在她手里。
想到三年前的事,蕭安洵不解,“有風味樓等做后盾,三妹妹當初何至于被阮夫人算計?”
當初之事,蕭青寧同樣疑惑,只是不會與蕭安洵說起,聽他這般問,也只說,“二哥觀察入微,只憑一絲痕跡就能猜出為我與風味樓關系,日后必能前程似錦?!?
聽到“前程似錦”四字,蕭安洵眼底閃現失落、不甘。
蕭青寧捕捉到他情緒,忽然問:“二哥還在意白日里的事兒?”
應天府公堂上,蕭青寧曾提及蕭安洵、蕭安也具為秀才,有功名在身,那時候,蕭安洵有一瞬表情僵硬,似羞愧,又像惱怒。
“三妹妹還說我觀察入微,我看三妹妹才真是聰慧無雙,二哥有點什么都瞞不過你眼睛?!笔挵蹭嘈?。
蕭安洵比蕭安也年長六七歲,卻和蕭安也一樣,只有秀才功名,這叫他如何不羞愧。蕭安洵知道自己不是科考的料,但為了不辜負陸氏厚望,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考。
蕭青寧:“二哥不必妄自菲薄,二哥聰慧,只是不適合科考,若為官,當為有能者?!?
蕭青寧這話并非吹噓,而是事實如此。
蕭安洵能在打架時發現風味樓幫著他們不尋常,能在遇見下人傳話靖寧侯在正堂等著他們時,從她一句話里猜出她的意圖帶走蕭安也,便可見他的本事。只是,他實在不適合參加科考,多年下來也只得了秀才功名,再要堅持往上科考,怕是耗費時間,損人意志。
蕭安洵有自知之明,先前和蕭三老爺出去,便是有了別的打算,只是仍舊不甘啊。
“三妹妹有何高見?”蕭安洵心知蕭青寧不會說沒用之話,忽然提及他的前途,定有他意。
蕭青寧:“高見不敢說,二哥欲入官場,不是只有科舉一條路?!?
聞言,蕭安洵先是一驚,而后露出了然之色,吐出一個地名,“清平縣。”
清平縣為蕭青寧封地,除了能享受封地產出,對封地也有一定控制權,蕭青寧舉薦他為清平縣官吏,亦無不可,只是這樣一來,他的官途注定走不長遠,不是最好的選擇。
蕭青寧知道蕭安洵擔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