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除了最前面那些桌,其他的入口時基本都涼了,就是原本的佳肴,也變得沒了多少滋味。
皇帝不問,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問。
“咦?”柳賢妃看向空著的坐席處,帶著“關心”詢問,“怎不見南陽郡主,難道和寧陽郡主一樣,身子不舒服不來了。”
安華公主:“安華先前還和南陽郡主坐一處喝茶,南陽郡主進宮了的,許是忘了時間,還沒過來罷了。”
“陛下,要讓人去找找嗎?”姜皇后剛得到安皖公主遞來的消息,很為蕭青寧擔心。
“找,當然要找了,咦,怎么七殿下也還沒過來?”柳賢妃問楊淑妃,“淑妃妹妹,七殿下呢?”
“陛下恕罪,老七許是被什么事絆住了,過會兒就來了。”楊淑妃請罪。
皇帝:“今兒除夕,不說罪不罪的,魏安,你安排人去接接他們。”
“奴才領命。”魏安匆匆退下。
有皇帝這話兒,其他人也不再多說什么。
柳賢妃與楊淑妃坐席挨著,往她那邊靠了靠,壓低聲音說道:“妹妹可小心著些,別聰明反被聰明誤,被人算計了去。”
楊淑妃:“姐姐什么意思,妹妹不懂。”
柳賢妃揚起笑,話里帶刺,“這么多年,妹妹可真夠能忍的,明知陛下心里裝的人不是你,卻能騙自己二十多年,騙我們二十多年。妹妹想七皇子娶南陽郡主,就不嫌隔應嗎?”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楊淑妃低下頭,掩飾眼底情緒。
在人看不見的地方,楊淑妃攥緊了手心,像是在隱忍著什么。柳賢妃只當她做了賀莞替身,但她自己清楚,她不是賀莞的替身,皇帝也不需要一個替身。
她們的陛下,需要的只是一個能為賀莞擋去流言蜚語的擋箭牌。
姜皇后、顧德妃和柳賢妃,在皇帝還是皇子殿下時,就跟了他,幾人都知道皇帝心里藏了一人,但因皇帝對此絕口不提,她們也不敢過問。
皇帝登基后,先帝百日之期未過,后宮隱隱傳出皇帝要納新人的傳言,是朝中大臣之女,再然后,楊淑妃就進宮了,一入宮就是淑妃,可謂風頭無雙。
貴德賢淑。
淑妃只是四妃之末,但前面的顧德妃和柳賢妃,出身貴重,其娘家又為皇帝奪位出了力,再加之在潛邸陪了皇帝幾年,不位列四妃都說不過去。
可是楊淑妃妃呢,娘家沒為皇帝奪位出力,自己也沒資歷,憑什么一入宮就是淑妃娘娘。這時呀,宮里又有流言了,說淑妃娘娘是陛下的心尖人,要不是前兩年身邊不安全,淑妃娘娘也還小,早把人迎進府了。也有說淑妃娘娘心氣高,皇子府里一正妃、兩側妃都有人占了,皇帝不愿委屈了人,才在榮登大位后,以四妃的位置迎人進宮。
這樣的話,說的多了,也就有人信了,加之楊淑妃入宮后,皇帝日日留宿她那里,也就沒人懷疑了。
姜皇后、顧德妃和柳賢妃幾人,也都以為楊淑妃就是皇帝放在心底的那人,再沒想過,皇帝真正放在心底的,其實另有他人。
直到,皇帝賜封蕭青寧為南陽郡主,姜皇后幾人才反應過來,被皇帝放在心底的人,不在后宮里。
先前宮里還有傳聞,說皇帝看上了蕭青寧,想迎她入宮,但猜到了皇帝真正的心上人是誰,幾個心知肚明的人兒就對這樣的傳聞嗤之以鼻。
賀莞已死,但她的女兒還活著,看皇帝賜封蕭青寧為南陽郡主,就知皇帝對她愛屋及烏,有些人的心思,就活絡起來了。
不管是楊淑妃還是顧德妃,她們想拉攏蕭青寧,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七皇子還未大婚,所以楊淑妃直接讓七皇子上,三皇子早就大婚了,孩子也會走路了,給不了蕭青寧正妃的位置,顧德妃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