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給碧云,讓她給慕沉送去。
白芷能送來消息,慕沉的人也送來了消息,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不管邊關(guān)如何,在接下來的半天里,于兩人最重要的,還是大婚的事兒。蕭青寧讓碧云去送信后,便喚人進(jìn)來,沐浴、更衣、梳妝……
先前是梅初、竹心幫著蕭青寧試嫁衣,這會兒也是兩人幫著蕭青寧著衣。嫁衣繁瑣,梅初和竹心先前試過,這時候也出不了亂子。
榮升長公主幾人昨夜就住在望月樓,也早早起來收拾,蕭青寧這邊剛穿好嫁衣,她們就過來了。幾人先前有見過蕭青寧的嫁衣,那時候就覺著這嫁衣好看,如今被蕭青寧穿在身上,整體的感覺就更好了。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但好的衣裳,又何嘗不需要那個人才能撐起來。
“好、好——”榮升長公主連說兩個好字,拉著蕭青寧坐到梳妝臺前,喚來喜娘為她梳發(fā)。若賀莞還活著,三梳發(fā)時,當(dāng)由賀莞出面,再不然,就是蕭青寧的長輩親眷出面。然而,蕭家那些人來,找不出個合適的,加之蕭青寧被封郡主,已屬宗室,這份差事,便落到了皇室宗族永老王妃的頭上。
永老王妃算著時間來的,榮升長公主聽說她來了,親自到屋外接她入內(nèi),至于蕭青寧,今兒她是新嫁娘,這些事兒不用她操心。
繼續(xù)閱讀
永老王妃給蕭青寧梳發(fā)時,一邊梳一般感慨,“好般麗人兒,往后了,也是一家人兒,有空兒到府上玩兒。”
蕭青寧自是連連應(yīng)下。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兒孫滿堂……”聽著這話兒,蕭青寧心頭涌上哀傷,明明不想落淚的人兒,偏濕了眼圈。
榮升長公主見了,忙叫竹心上前,“好姑娘,今兒是高興的日子,可不興落淚。”榮升長公主自然知道蕭青寧為何濕了眼,但有些話,不能說,只怕說的越多,越惹蕭青寧傷心。
竹心拿著帕子,為蕭青寧擦干眼角。
蕭青寧也只是一時觸景生情,被榮升長公主那么一說,很快緩了心緒,在心底暗暗說道:母親,女兒就要嫁人的,嫁的是您自小看著長大的慕沉,您可以放心了。
等蕭青寧收拾妥當(dāng),已是一個多時辰后,榮升長公主說,“我到外面看著點(diǎn)去兒。”
安皖公主和長寧縣主不懂這些事兒,這時候,也只能陪著蕭青寧說說話兒,解解悶了。
六皇子和南陽郡主的婚禮,由禮部、宗室負(fù)責(zé),什么時候行什么禮,都是早早算好了時間,排算好了的,半點(diǎn)兒不能錯。
捏著時間,喜娘為蕭青寧蓋上紅蓋頭,安皖公主在一旁看著,很為蕭青寧高興,同時在沒人看見的地方,快速掩去一抹落寞。
“迎親的來了,請新娘出門!”門外,喜娘夠著頭高喊。
喜帕下,蕭青寧心頭一緊,扶著安皖公主的手不自覺用了勁兒。安皖公主輕聲笑了,“之前也不見你緊張,還能把我和長寧說的沒臉見人,這會兒知道緊張了。”
蕭青寧呼吸一滯,榮升長公主回來,正好聽見安皖公主的話兒,白了她一眼,站到蕭青寧另一邊,輕輕拍拍她,說道,“別緊張,都是這么過來的。”
榮升長公主的話兒,叫蕭青寧放松了幾分,不再那么緊張了。
榮升長公主和安皖公主一左一右扶著蕭青寧出門,喜娘在一旁說著出門的吉祥話兒。按著規(guī)矩,新娘要到正堂拜別高堂,才能出門。
正堂里,賀莞的靈位和畫像早早準(zhǔn)備好,至于還活著的靖寧侯,則被略過了。為此,宗室的人沒少頭疼畢竟南陽郡主只是離開靖寧侯府,而不是靖寧侯死了。只是蕭青寧堅持,皇帝也向著蕭青寧,有些規(guī)矩,改便改了。
慕沉帶著人,撒了紅包,念了兩首詩,又和阿肆等人動過手,算是完成了“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