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方城,榴花是人們心中的圣花。百十多年前,玉方城歷經戰火,傷員無數,軍中止血藥不夠,后來有女子帶來榴花,說是可以止血,大夫死馬當活馬醫,真用榴花止了血、救了人,等來援軍,守住了玉方城。
戰火平息后,那帶來榴花的女子不見了蹤影,后來,生出了不少傳奇故事。其中最廣為流傳、為人津津樂道的,便和今時今日的盛事有關。故事里,說那女子是榴花娘娘,看見玉方城慘禍,于心不忍,賜下榴花救人。玉方城的人們為記住榴花娘娘,修建了榴花娘娘廟,還在榴花似火的時節,舉辦盛事,選出一女子,為榴花仙子,侍奉榴花娘娘。
這幾日,玉方城很是熱鬧,不止本地人期待著榴花盛會,一些慕名而來之人,也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這榴花盛會。
好在賀家在玉方城有產業、有宅院,不然這般熱鬧時候到了玉方城,想尋好一點的客棧落腳,可不是容易之事。
一行人入城后,先去了宅院落腳,準備晚些時候再出來走走看看。
“王爺、王妃,小人翹首盼著,總算是把你們盼來了。”負責玉方城諸事的管事知道蕭青寧過來,早早讓人收拾了院子,等著盼著他們過來。
蕭青寧:“這些年,辛苦你們了。”
“勞王妃記掛,不辛苦的。”管事忙引著蕭青寧等人往花廳去。
蕭青寧頭一回來玉方城,詢問了一些這里的事情,知道管事將玉方城諸事安排的妥妥當當,給了賞,讓他忙去,不用一直在他們跟前。
“謝王妃賞,只是王妃初來玉方城,一切都不熟悉,怕不方便。小人有個小女兒,今年十三歲了,是個機靈的,王妃不若將她留在跟前,也好帶個路、解個悶什么的。”管事說道。
蕭青寧一早就注意到了跟在管事身后的小姑娘,如今聽管事這么一說,再看小姑娘規規矩矩的,便將人留了下來,“還是你心細,留下吧。”
“三丫頭,快叩謝王妃。”管事喜上眉梢,忙吩咐女兒。
小姑娘跪下,給蕭青寧叩頭,“多謝王妃。”
“起來吧,叫什么名兒?”蕭青寧問。
“奴婢花枝,爹娘都喚奴婢小枝兒。”小姑娘在家里倍受寵愛,性子有些活潑,先前規規矩矩不敢說話,也只是害怕罷了,但看蕭青寧說話溫溫柔柔的,便也不怕了。
蕭青寧又問了小姑娘幾句話,便大致將人的性格摸透了,同樣給了賞。
花管事見蕭青寧對花枝很滿意,暗暗松了一口氣。讓花枝跟著過來,可是他權衡了好久才定下來的,如今看來,他的決定沒錯。
繼續閱讀!
“多謝王妃。”花枝再次跪下叩拜。
蕭青寧:“出門在外,也別喚王爺、王妃的了,以公子、夫人相稱便是。”
“是,夫人。”花管事、花枝換了稱呼。
見蕭青寧這里沒什么需要自己忙活的,花管事叩拜告退,離去前拉著花枝到屋外,又叮囑一番,讓她不可調皮。
花枝撇撇嘴,“爹爹,你說的,女兒都記住了,不會行差有錯的。”
“一定記住了。”花管事強調,生怕一個不注意,小丫頭給他惹事。
“記住了,記住了。”花枝敷衍應著。
終于送走自家爹爹,花枝忍不住小聲嘟囔,“爹爹就是愛操心。”
花枝跟在蕭青寧身旁,要做的事兒不多,等蕭青寧午睡后,忍不住纏著碧云說話。
“公子和夫人的感情真好。”先前用膳時,花枝看的可明白了,多數時候,都是公子在為夫人夾菜,可讓她羨慕了。
碧云:“主子們感情好,咱們才好當差呀。”
“是這個理,我爹和我娘吵架時,我都不敢湊他們跟前的。”幾句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