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讓小常子帶九皇子回寢殿,自個引著皇后娘娘進入主殿。
都走到了啟辰宮,蕭青寧也不急著離開,和明太妃一起進了主殿,與她閑話一番。
明太妃與姜太后、賢太妃一樣,也是從皇子府時便跟在太上皇身邊的,只是其家世不顯,加之不爭不搶,在宮里一直不打眼。要不是偶然間得了太上皇寵幸,得了九皇子,順著得了妃位,只會更沒有存在感。
“多謝皇后娘娘送小九回來,小九貪玩,麻煩皇后了。”明太妃向蕭青寧道謝。
蕭青寧:“九殿下尚小,貪玩也是孩子心性,九殿下今兒也受了罪,太妃娘娘也勿要罰得太重了。”
聞言,明太妃氣笑了,“那小混蛋,倒是會給自己找靠山,皇后娘娘這般說了,哀家倒是不好再罰他了。”
蕭青寧笑笑,沒接這話。
既然到了啟辰宮,蕭青寧便也順嘴問了一句,“太妃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按理說,九皇子尚未滿十八歲,離著出宮開府還有些年頭,但如今是慕沉當皇帝,太上皇的皇子再住在宮里頭,也不是個說法。
明太妃顯然也想過這個問題,蕭青寧問了,她便也說了,“哀家這些年都盼著小九出宮開府,哀家也好隨他到宮外居住。”
太妃隨兒子出宮居住,一向有例可循,明太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足為奇。只是,如今太上皇尚在,蕭青寧不會越過太上皇,給明太妃說什么,只能同她說,會將她的想法帶給太上皇,至于結果如何,都要看太上皇安排。
得了蕭青寧這話,明太妃也很高興了,笑呵呵同蕭青寧道謝,“多謝皇后娘娘。”
如今,太上皇避居含清宮,明太妃想見他并不容易,有皇后娘娘幫著遞話,明太妃巴之不得。
太醫來的很快,蕭青寧和明太妃沒說上幾句話,陳太醫便到了。
這個陳太醫,是陳老太醫的大孫子陳彬,除夕宴時,因著蕭青寧,也被算計了一回了。
陳太醫看過九皇子情況,留下藥膏,囑咐九皇子這兩日不要碰水,至于膝上的淤青,不算嚴重,用些活血化瘀的藥捱一捱,第二日就能好。
陳太醫看過九皇子,到主殿向明太妃請安,看見蕭青寧時有些意外,“參見皇后娘娘、參見太妃娘娘。”
明太妃問了幾句,知道九皇子無甚大礙,讓身邊嬤嬤送他離開。
陳太醫離開后,蕭青寧也離開,“九皇子無大礙,本宮也不叨擾太妃娘娘。”
“恭送皇后娘娘。”
蕭青寧離開啟辰宮,陳太醫還沒走遠,在她前頭一點。
陳太醫見皇后娘娘跟在自個身后,忙停了下來,讓蕭青寧走在前頭。
繼續閱讀!
蕭青寧:“陳老太醫近來可還好?”
“臣代祖父謝皇后娘娘惦記,祖父半年前便不在太醫院當差,近來一切都好。”陳太醫回答。
蕭青寧:“陳老太醫怎么了?”
陳太醫回答,“祖父先前大病了一場,養了這么幾個月,好的差不多了,只是父親不忍祖父再在太醫院操勞,便勸祖父辭了太醫院的差事,若祖父實在閑不住,也可在自家藥堂問診。”
蕭青寧算算了陳老太醫年齡,說道,“陳老太醫年紀大了,在家中,有你們侍奉,也叫人放心,這宮里,事情多了些。”
不說別的,就先前太上皇昏迷,若叫陳老太醫沾染上,一番折騰下,陳老太醫的身子骨只怕受不住。
陳太醫聽懂蕭青寧話里意思,沒說什么。
太上皇后宮稀少,在太醫院當值還不那么艱難,自家祖父,運氣是極好的。想到這個,陳太醫瞧瞧打量蕭青寧,尋思著,他的運氣,約莫也不會差。
兩人離開啟辰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