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大典后,宮里又開始忙活除夕夜宴。去年,蕭青寧只是走個過場,不清楚其中有多麻煩,而今年,這些事情落到她頭上,蕭青寧才清楚里面有多麻煩。
好在先前準備大典賀宴,有些事情是相通的,蕭青寧定下規矩,讓人各司其職,自己才有偷閑的功夫。
宮里,姜太后知道慕沉、蕭青寧對安華長公主另有安排,便沒因著她算計安皖長公主的事情立即發作,不過,姜太后也不是什么都沒有做。姜太后暗中吩咐人,短缺玉歡宮的一應供給,安華長公主近來的日子,并不好過。
姜太后這些動作,沒瞞著蕭青寧,蕭青寧知道后,只說了一句“隨太后高興”,顯然,是默認了姜太后用這種方法為安皖長公主出氣的。
安華長公主知道姜太后做的事情后,什么都沒有說,也什么都沒有做,乖巧極了。不過,清楚她性子的人,都知道這份乖巧是表面的,說不定什么時候又作妖了。
洛然幾個,輪流盯著安華長公主,也不會太無聊。
登基大典后,戎狄使團沒有立即離去,如今北邊大雪封路,不出意外,他們要等來年才會離開了。這些日子,呼延赫、那云雅在上京四處游玩,甚至還去普華寺賞了一日梅花,聽了一日佛經。至于齊格娜,那夜被那云雅嚇到,第二天就病倒了,遲遲沒有康復,蕭青寧讓太醫院的人例行公事般每日去問診,多余的便沒有了。
臘月二十九,衙門開始休衙,忙碌多時的官員們,總算能回家,舒心等著過年。
慕沉不用早朝,蕭青寧手頭也沒了事情,兩人難得清閑,一番準備后,如尋常人上香求福,去了普華寺。
慕沉大概是最不喜歡出行有排場的皇帝了,多數時候,都沒人知道他又去了哪里哪里。
兩人去普華寺前,先給渡音方丈傳了話,讓其不要聲張,他們此來,一為見見太上皇,再有便是賞梅了。普華寺后山那片與雪相融的白梅,蕭青寧惦記多時了,早先聽聞呼延赫、那云雅去普華寺賞梅后,就意動了。
太上皇在普華寺休養,不再操心朝中之事,人看著比在宮里時精神不少。
太上皇離宮后,就沒見過兩人,這時看見他們,還是很高興的。當然,太上皇要是慕沉來看他只是順便,不知道會不會氣得打罵不孝子。
太上皇:“行了,我在寺里一切安好,你們不用擔心,后山的梅花開的正好,你們去玩吧。”
慕沉和蕭青寧坐下沒多會,太上皇就開始趕人。
蕭青寧倒是想多坐一會,不過慕沉沒那心思,拉著她離開了禪房。
太上皇看兩人走遠后,又拿起了佛經。
太上皇倒不是真不愿意兩人多坐會兒,只是他心里明白,他與慕沉之間的隔閡,不會消失,慕沉如今還記著來看看他,就夠了,再多的,他也不奢求。
離開禪房后,慕沉和蕭青寧熟門熟路往后山去。
一路上,蕭青寧猶豫再三,還是開口問道,“母親的情況,真的不告訴父皇嗎?”
慕沉反問,“沒必要,不是嗎?”
蕭青寧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是她想岔了。
她看到現在的太上皇為君靈汐之死耿耿于懷,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算去了千憂島,君靈汐能醒過來,她也不會再離開千憂島。萬一,她說的是萬一,若是到了千憂島,君靈汐也不能醒過來,那君衍當初做的事情,都沒了意義,將那些事情告訴太上皇,真的沒有必要。
蕭青寧想通后,不再糾結,就讓太上皇永遠的以為君靈汐死在了那場大火里吧。
渡會大師死后,普華寺后山少了那個在樹下參禪的身影,顯的冷清不少。蕭青寧和慕沉一路走來,沒遇上什么人。
兩人走走停停,最后到了觀日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