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境大劍仙和一位九境大劍仙,捉對廝殺,余人根本插不上手,饒是李顯,魏吾賢,秦庚三人俱都是上三境大修士,都是練氣士眼中高高在上的神仙老爺一般的人物,可在人間殺力最大的兩大劍仙面前,就算有心祭出法寶幫襯一把,也是力有未逮。
劍氣縱橫,互相氣機鎖定,紛紛布下一座劍界搶奪一界之內的法則壓制,龍虎宗祖師堂長老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在九境沉淀這么多年,竟然在劍界的道法壓制上并不能對才入八境不久的白川進行壓制。
一旦入了上三境,境界壓制的優劣性十分模糊,上三境大修士之間的捉對廝殺,最重彼此之間對于天地道法的感悟,初月之所以能有那一份倚老賣老的心理優勢,自然是自覺自己在上三境沉淀的時間夠久,對天地道法的感悟更深。
八境指微境,扣指問長生,根基全在入微兩字,最重抽絲剝繭的細微功夫,這是境界使然,為何上三境之后還分有八九十三境,雖說境界壓制已經并不明顯,可每提升一個境界就代表著你身負的人間氣運多寡,氣運多則對道法的領悟愈多,氣運愈多,則就往更高處去望,眼界也更加開闊。
所以大多在八境徘徊的練氣士,這氣運就只能這么多,眼界也只能到達那一個范圍,所領悟的天道道法大多是從入微處著手,于是就有了八境指微境的稱謂。
而九境雖只是命名為無垢境,寓意著練氣士修出了無垢琉璃體,水火不侵萬邪不懼,差不多也能做到萬法不臨身的效果,但這只是一個囊括的稱謂,其實九境大修士在此境當中對于天地道法的感悟和八境指微有很大的區別。
眼界更加的開闊,而領悟的術法神通大多是以殺力巨大含有天象之力為主,從八境的入微,到九境的天象之力借天地大勢,實則是要高出一個層次的,而之所以純粹武夫在入了天五境后與練氣士對陣再也不虛,原因就在這里,借天地大勢為已用,與人斗恰如與這天地斗,所以天五境的武道宗師往往都能越一境甚至兩境打殺練氣士,只要對方沒有太多牽制自己的手段,一旦近身那就是一拳的事情。
可初月沒有料到的是,僅僅只是八境的白川,卻對于天地道法的領悟遠遠超過了他的設想,而其身上所背負的氣運之深厚,饒是他初月出身道家正道十宗之一的龍虎宗,享受人間香火供奉沉淀在上三境這么多年,竟然也是絲毫占不到一分便宜。
兩座劍界互相糾纏,初月一分便宜都沒有占到,反而還略有幾分處于下風的趨勢,這就讓初月大駭了!
果真是儒家今后的希望不成?這一份偌大的氣運傍身,在自己面前宛若一座無法跨越的山岳,別說去壓勝了,自己能保持住不落下風也就萬幸了。
而白川所出的劍招,更是大開大合,哪有一分在細微處做功夫的架勢,相反比之九境的初月,還要來得氣勢恢宏。
不免在心底暗嘆了一聲,儒家的大劍仙數量是少,持劍式一脈的劍仙數量也是比飛劍式要少很多,人間大多數的劍修基本都是從飛劍式入劍道,直到上了上三境才能緩過神來兼修持劍式一脈。
可正統的儒家劍修,從一開始練劍就是持劍式,一味講究一個劍意延綿,以出劍場面龐大著稱,起步雖難,可只要有所成,在熬到上三境之時,這儒家大劍仙的優勢就完全體現了出來,什么指微境,在這些所謂心懷天下的讀書人眼里,從來出劍都是寓意甚高,什么為天下蒼生而出劍,什么為人間大道而出劍,一個比一個來頭大,著眼處就是這個天這個地的。
白川從一氣三疊,再經劍氣亭,只以手中那一柄天地而鑄的君不見對敵,剩余幾劍就滋養在報春壺里養劍意,算是生平所學都一一演化了一個遍。
一劍酹江月,天地一劍,煙消云散,一道白虹劍,陽春白雪,醉臥星河攬明月,幾柄劍的本命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