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先不去想定義方面的問題,畢竟沖鋒槍的射速搭配短突擊步槍的全威力步槍彈,這樣一個怪誕的武器,說是開了武器設計的新河都沒問題。
現在的問題在于,如何在確定使用全威力步槍彈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提高射速!
在想這個問題前,就必須得先清除為什么沖鋒槍都使用手槍彈,而非步槍彈!
葉青可不相信,世界上這么多人,那么多武器設計師,只有自己腦洞大開想到了這個點上。可為什么,沒人這么操作呢?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經過這么久在系統訓練場中的學習。葉青已經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因,現在無非是把它細分列出來,然后找關鍵點進行針對性處理就好。
首先是沖鋒槍的自動化結構。大部分的沖鋒槍,前文有所提及,都是使用的自由式槍機結構,或者半自由式槍機結構。
這種結構就和它名字的一樣,槍機是自由的,無約束的。那什么叫無約束呢?!
答案就是閉鎖機制中的“鎖”!
被鎖定了,自然就是被約束了。所謂的無約束,也就是槍機閉而不鎖!
減少了鎖定的流程,從整個自動化流程上來說,就少了一道程序。這是減少自動化流程時間,提高射速的第一個位置。
另外在說到自由式槍機結構時,還有它的一些特征也需要講一講。
首先是第一點,如何判斷一把槍是否是自由式槍機結構,看它的子彈長經比就能看出來。由于自由式槍機結構沒有鎖定機制,所以對槍機、子彈、復進簧這三個點要求頗高
通常是彈藥的長徑比較小,外在表現就是子彈短粗。這樣能保證在有足夠的復進能量同時,降低彈殼與彈膛的摩擦。
很顯然,在這一點上,全威力步槍彈并不符合短租的定義。這是差異一,葉青寫下特征后,在其后面加了一個用于區別的特別標注。
第二點,膛壓到達峰值的時間不能太長,子彈出膛的時間曲線也不能太長。通俗來說就是要快!
扣動扳機后,子彈要快速地飛出槍膛。一旦子彈在槍管內停留的時間過長,那么槍膛內,回到安全膛壓的時間就會延長。很容易導致炸膛等情況
而容易造成膛壓過高的原因,在第一點中有過說明。也正是由于這一特性,大部分的沖鋒槍槍管都很短
葉青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一點并非最早的槍械設計師們故意為之。很大可能性都是摸索出了自由式槍機結構后,不得已縮短槍管。
結果發現,誒!這玩意,好像挺適合巷戰的?!
這一點沒啥好說的,反正葉青不準備整個很長的近距離武器出來。標注上無影響,繼續看下一點;
第三點,槍機的質量和膛壓曲線以及運動總成成正比關系。
取消了鎖定機制不代表子彈不需要閉鎖,在沒有鎖定機構的情況下。想要完成合格的閉鎖,就只能依靠槍機本身來完成!
那么問題就來了,膛壓越高,就意味著子彈的火藥爆發力越高。為了抵制住這股高爆發,避免在子彈還沒有出膛時,槍機就開始后座,導致槍膛內子彈能量損耗,就勢必要順勢提高槍機的質量用于抵抗這股向后的高氣壓。
運動總程也是一樣,不過這一點還好。
葉青想了想,步槍彈雖說更大,但由于長徑比的關系,在瞬時膛壓方面,反而還好。因為藥室的火藥都是逐步燃燒的,并非一次全部點燃。
與其考慮膛壓問題,不如考慮步槍彈的火藥燃燒差異會不會導致復進能量不足
這個明顯更加靠譜!
第四條,復進簧
自由式槍機結構的槍,復進簧力往往會更大。這樣可以幫助降低槍機質量,為整槍減重外,更大的復進簧力也能讓槍機復位更快,從而提高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