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你真的是從倭寇手里逃出來的嗎?聽說那些人生吃人肉,抓到小孩都要剖心挖肺,一個個都是餓鬼轉世。”
“你見到過嗎?還有,你是怎么逃出來的?他們說你是搶了把東瀛鳥銃殺出來的,說你一槍打在眼窩里,結果打死三個,真的假的?”
“這誰和你說的?”
“衛所里傳的啊,尤其是火頭軍的老潘,見人就說,還說你小子在倭寇窩里搶了把寶貝出來,偷偷埋在哪個海石頭縫里了。”
部隊正沿著大道大步向前,這時候李穆旁邊的羅老三卻是忍不住了開口問道,他的年紀和李穆相仿,卻是對這個異常好奇。
一路上偷摸摸問了李穆好幾次,要不是軍紀嚴格,他沒敢多問,李穆甚至覺得他要把自己問個底朝天。
李穆瞥了他兩眼,出了兩口氣,卻也是閉口不說。
畢竟這東西自己本來就不知道,李穆又不喜歡吹牛,這事情和自己有關無關都無所謂。
羅老三見李穆不說,便另辟蹊徑問李穆怎樣提高裝三眼銃的速度,李穆倒是能扯上兩句,便也小聲的說了說法子。
當知道只是勤加練習這一條路以后,羅老三的嘴巴都要翹起來了,覺得李穆即使在敷衍自己。
但是下一刻他就被后面另一隊鴛鴦陣的隊正敲了個腦瓜崩,連帶著還被踹了一腳,便立刻老實了,不再說話。
浙兵軍紀嚴明,行軍途中不能交頭接耳,也不能無故掉隊,部隊要跟著旗幟走,要不是今日要執行大任務,羅老三肯定是要吃板子的。
隊伍依舊在行進著,經過兩天的行軍,李穆發現周遭的情況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某些交叉路口,李穆能夠看到一些人拖家帶口的向著隊伍相反的方向而去,他們對于這支行進的軍隊有著一種莫大的恐慌,但是當知道這支軍隊是戚繼光領導的浙兵的時候,他們卻又一個個的跪在路邊乞,求整個隊伍能夠為他們的父老鄉親報仇。
這些百姓面黃肌瘦,雖然是在富庶的南方,卻是依舊不能夠吃上一口飽飯,甚至為了活命,只能夠背井離鄉,逃去未知的地方。
在這樣的場景接二連三的出現之后,李穆已經能夠感受到這支軍隊已經有一種濃烈的憤慨感覺散溢開來,已經能夠看到很多人臉上嚴肅的神情。
隊伍之中的氣氛已經不再輕松,所有人臉上更多的是一種憤怒,李穆都覺得心中有種怒氣。
那就是要為這些家破人亡的百姓奪回屬于他們的家園。
這種感覺在心中久久激蕩,李穆卻也是忽的意識到了這一次戰場的變化。
軍隊向南,百姓向北。
這是過去戰斗之中沒怎么看到的,但是這里卻幾乎能夠很輕易的看到這些百姓,能夠看到百姓見到這支軍隊的喜悅,能夠聽到百姓希望這支軍隊殺盡倭寇的話語。
往往在這種時候,一切更能夠考驗人性,更考驗一支部隊的能力。
而此刻戚繼光的部隊,卻是福建百姓最能夠企盼的救星,見到了他的軍隊,所有人不再是見兵如見匪。
更像是見到了自己的親人,見到了能夠給自己撐腰的人。
而所有的士兵心中同樣也是如此,李穆旁邊的羅老三就是福建人,見到這樣的情景,他更是氣憤不已,一路上都齜牙咧嘴,完全沒了剛剛活泛的感覺。
李穆忽的覺得自己知道了一些關于這支軍隊內在的東西,嚴明的紀律下,還有一種東西在悄悄的蔓延,讓每個戰士都不懼退縮。
部隊還在前進著,只不過這時候卻是已經開始有騎著馬匹的小旗和軍官在長長的隊伍之中奔來跑去。
李穆聽著前面的話語,也終于是知道怎么了。
前面的斥候已經碰上了一伙倭寇,雖然已經將他們全部殺死,但是也可能已經暴露了部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