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的一句話堅定了韓信的內心,而這片雜亂的漢軍營地也從這時候開始發生了變化。
首先變化的便是那些原本懶散的士兵開始在營地周遭尋找磨刀石,一個個的都蹲在河流營地邊拿著自己的兵戈磨礪著。
一時間,整個營地竟然都是嘩啦嘩啦打磨的聲音。
而這些士兵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明天軍營發餉,但要求是只有刀劍鋒利的人才能夠領到。
一幫剛剛從田地之中拔出腳來的士兵自然對這種只要磨個劍就有糧食發的事情很是積極,甚至磨刀的時候還不時的夸贊幾句韓大將軍是個好將軍,那幾個之前找過李穆的士兵也一個個挺著胸膛說這事情是他們告訴穆龍將軍的,穆龍將軍也是愛護兵丁的好將軍。
至于他們所愛護的穆龍將軍,此刻卻是來到了老軍營,給韓信手中不多的精兵一個個的都送上了幾條麻條編織的鞭子。
這些麻繩鞭子都用桐油泡過,一條條油光锃亮,結實十足。
而他們的任務是,在接下來的訓練之中,只要有訓練士兵掉隊,就立刻狠狠的送上兩鞭子,直到這些鞭子都抽斷了,他們才可以領到獎賞。
一幫老兵油子見到這個情況也是滿頭問號,但是自己可以突然被委任做了什么教官,之后還有著豐厚的獎賞,一個個倒也是傲然了起來,當下紛紛拍著胸脯保證著。
看著這一切的李穆卻是神情淡定,甚至眉頭還有皺著。
李穆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給這些匆匆招募的士兵來一次軍訓。
要在二十天內讓這數萬的士兵學會一套可以靈活施展的兵戈之術,除非是練家子,或者頭腦靈活,否則根本指望不上。
不過不會武術的人不多,但是拿著刀劍揮舞,拿著戈兵突刺倒戈的卻基本都能看一眼就會。
雖然不知道那趙王的部隊會是怎樣的水平,但是久經戰場的李穆知道,在古代戰場上,個人武藝永遠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將帥的謀略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士兵的士氣。
兵敗如山倒,在古戰場可是時刻上演的場面,只要頹勢一顯,那下一刻幾乎就是大潰敗的開始。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勇氣,也并不是所有將軍都有淮陰侯背水一戰的決絕。
李穆知道接下來的戰斗幾乎就是背水一戰了,雖然最后的結果是韓信贏了,但是之前呢?
韓信被逼到背水一戰,不恰恰說明了這場戰事的艱難嗎?
雖然活下去就是勝利,但是李穆不會忘記這里是第三層的戰場體驗,種種跡象都表明自己在這里的遭遇將會更加的慘烈,那么自己到時候可能面臨的情況也會是最危急的。
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不可預料的未來上,這從不是李穆的選擇。
李穆現在想著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士兵如何真正轉化為戰力,軍訓可以讓他們大致做到令行禁止,但是然后呢?
緊密的戰陣,基礎的招式,真的可以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嗎?
李穆構想過自己的在馬其頓方陣之中的所見,但是那都是職業士兵打出來的戰果,這現在的雜兵來說,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才是困難模式啊。”李穆實在是想不出什么切實可行的辦法,當下也只能苦笑著搖了搖頭,而這時候整個營地之中都響起了擂鼓聲,這是集合的命令。
整個營地幾乎在下一刻沸騰了起來,李穆甚至能夠看到好些個光著膀子的士兵拿著他們剛剛磨亮的兵器跑了出去。
李穆當下也是快步往著校場而去,而這時候大營一角的一處高地上,韓信正獨自站在那里,眺望著那不遠處的校場,看著校場周遭的大營之中的士兵猶如奔騰的潮水亂哄哄的涌入那校場之中。
士兵們第一次對擂鼓聲這么激動,他們爭先恐后的到達了校場,更是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