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湖底很干凈。大多孩子都如此,卻不如小姑娘那般純粹。就好比少年心底有一處風景,李景勝怎么也看不透,赤子丹心沒錯,但心底事兒太重太多,缺少一絲朝氣。
李景勝還是蠻心酸,膽子過重,不好。
大多數孩子識不得幾個字,就基本由李老和管家負責初次教導,李景勝單單遞給少年兩本書,便沒了蹤影。
分別是那《道書十二經》和《地志山圖》兩冊,書很舊,卷中批字詮釋極多。
少年的內心有些沉重,此等書籍定然是登山修道相關,人間難得。緩緩翻過書籍,春風撫動,陣陣漣漪。
《道門十二經》
莊俞輕輕翻過,映入眼簾的是記錄著現行天下的修行之法的大抵分類。
自先天神靈傳法于后天種族,體納靈氣,引氣入體,悟天地規則,煉氣入體,依次登高,海納百川,鑄的人身小天地,不斷接近先天神靈。
后天種族得法崛起后,于后天鑄就武神一道,由武入道,以武化神,重在熬煉己身,登峰造極,破碎虛空,鑄就武神軀體。
前者煉氣悟規則,后者煉體鍛神魂。登的高處,不相上下。
所謂煉氣一脈,體納百川,山澤通氣,造就人身小天地。養煉合一,先引氣,挖掘溝渠,開拓筋脈;再養氣,養得竅穴、丹田,煉氣如煉丹。再開竅,后結丹,結丹如通畫龍點睛,真正開始登堂入室。不同的修士,結丹景象也同,位于丹田的“丹室”,因人而異,大體上不脫離五行??赡苁呛扇~搖曳生姿的蓮池、氣蒸云夢澤的大水之地、海上生明月的畫面、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境、大雪滿關隘、幽幽龍潭、閻羅殿、十八層地獄、農田莊稼地、花鳥園圃、金鑾殿、祖祠、書齋、雷池、云霞仙境等等。因此修士結丹之前,大多鉆研一個獨到法門,被稱為“捷徑”,類似佛門的十六觀想、或是儒家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大致都是觀想天地間、某種與自己心靈最契合的奇異景象,從而丹成。
煉氣士結丹汲取日精月華,餐霞飲露,圓滿時分,育得元嬰,神游太虛。
煉氣一脈分為下五境,中五境和上五境,大致分三個階段。
下五境又有那養氣一境,筑廬二境,開脈三境,金丹四境,元嬰五境。
養氣。開的體內百竅,納氣入體,早就千金重骨,方的二兩青氣。
開脈。打開人體先天枷鎖,拓筋開脈,納得靈氣,洗煉筋骨。
筑廬。人生天地,體如囚籠,體魄為熔爐,煉氣熬骨,鑄的丹室,煉氣入體,周身小循環。
金丹。由丹室煉氣化丹,煉得璀璨金丹,登堂入室,畫龍點睛,此境界金丹無時無刻不在汲取天地靈氣,煉氣入丹。
元嬰。金丹功成,育得元嬰,修的化外身,神游天地間。
中五境是那神游,無垢,知我,道一,入圣五境;上五境也為長生五境。
少年如飲甘泉,看得如癡如醉,只是越到中后境界,書中記載就越發模糊不知,批注詮釋幾乎更是見不到??磥?,天地大道高遠,非人力可極。
又尋得后天武煉軀體,破碎虛空武神一道,更是觸目驚心。書中記載,武神一道,由我人族頂天大能開法而出,鑄的大道規則,銘刻世間,惠及世間生靈,又有那武瘋子的說法。
登頂高處,周身三尺內,煉氣士近身必死無疑,毫無還手之力。只不過在高高在上的練氣士眼中,沒有修道天賦、才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武道修行。
只是武道一途更是難上難,太過費錢。所謂‘窮學文,富學武’,道理顯而易見。
武道境界,根腳和核心在于“散氣排垢”,與練氣士的道路,截然相反。在煉體境界,第一步,就是需要將身體內所有后天之氣,無論是污穢之氣還是精華元氣,全都摒棄排除,最終練就一口內家真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