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文明中來自東亞的華夏文明甚至說整個東亞各儒家文明影響下的子文明,都有著比較強大的重視教育的意識。也正是這樣的一些理念,支撐著二戰之后先后這些文明一個個地從比較落后的狀態中發展到發達國家或者接近發達國家的狀態。
白小帆作為一個華夏人,當然重視教育的力量。而且他也深信教育能夠極大的影響人,甚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至于赫爾蘭德出現什么本土意識,反抗地球文明這種事,白小帆真的不擔心。
“任何完全靠強制而結合的力量,總有其不穩固性的。我們確實是強行占領赫爾蘭德的,但是當赫爾蘭德人發現,成為地球文明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好處更多,而且大部分赫爾蘭德人認同我們地球文明的價值觀和文化的時候,他們何必再造反呢?更何況,赫爾蘭德文化中本身就有比較親外的一面,他們認為自己本來就是來自天外,對于天外來客天然好感。”
唐瀟瀟卻是不怎么相信白小帆的說法的:“我覺得,你恐怕是更信任自己手中的力量。”
白小帆笑瞇瞇:“也不能算錯吧。”
現階段赫星殖民地是不大可能為全赫星殖民地的人民提供廣泛性的義務教育的,第一沒有這個師資和精力,第二也沒有這個條件。白小帆現在只有十萬二等役,分配在各行各業之中,主要就是在科研和工業生產之中,再有就是必要的一些行政,但規模不是很大。白小帆現在高度依賴字母AI團給自己提供的各種支持,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對人力的需求。
三千萬赫爾蘭德人口,需要的老師數量是巨大的,白小帆一時也找不到那么多老師。所以,赫星的教育體系采用了非常特別的方式,即AI和真人遠程授課。
赫星殖民地教育部(現在只有3名正式員工),制定了宏偉的教育計劃,在赫星殖民地各主要城市,按照人口比例,修建大中小學。設施什么的是由殖民地總督府和地方省政府與市政府一起出錢的,學費全免,授課就是由AI和真人遠程授課。至于老師對于學生的掌握,那顆肯定是顧及不到了,所以教育效果本身可能就不是很好,但已經是聊勝于無。
只要愿意上學的人,都可以前往這些學校進行學習,無非就是報名入學,然后成立班級,讓學生們自己管理自己。
各地也會派遣一些人力進行學校的管理,只不過具體知識還是由AI什么的傳授的。
至于課程設計上,那就非常地球化了。中學課程設置赫星語、數學和地球語三大主科,地球語可以從中英法之類的主要語言中選擇一種。其他學科則是地球上也有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和思修。歷史地理和思修這樣的東西,里面自然是摻雜了大量的地球知識,地球歷史乃至地球地理都要學習,更別說各種地球文化課了。
反正這一套教育的目標就是一個,那就是培養出合格的“地球文明赫星殖民地接班人”,他們必須首先承認自己是地球文明的一份子,然后才能出現本星球或者民族的認同。
唐瀟瀟無奈:“赫爾蘭德星從來都沒有出現過識字率的統計,即便是在文化最昌明的圣鷹都,識字率都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你要推動這么大規模的教育運動,可是真的困難。而且現在我們的第一要務,我以為是對抗那個在一號矮行星上設立備用基地的私人星際組織。”
白小帆:“確實如此,不過,一個統一而且心向我們的殖民地,可以讓我們在對付外敵的時候,更加有利。而且,整個赫爾蘭德星所擁有的各種礦產,從必要的金屬,到稀有元素,我們都需要生產,我們需要供應整個赫星殖民地的生產。”
他身上何嘗沒有這樣的緊迫感,可是設計和建造出戰艦,乃至打造出成熟的防御體系,都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完成的事情,哪怕現在二等役的科學家們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