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那年武漢疫情后,沒想到上海疫情要再來一遍。不知覺中,已經封控居家快一個月了,借此記錄一下這段令人難忘的、尚不知何時結束的時光。
這段時間,過得很慢,慢到數著日子,看著冰箱里的食物,想著還能吃上幾頓,還能夠堅持幾天;每天的核酸雷打不動的被安排著,逐漸也學會了自己給自己測,將自測的結果在通訊群中接龍并上傳;一成不變的生活,肉眼可見的懶惰和焦慮,腐朽而簡單的生活,迎面而來的吞噬感。
這段時間,過得很快,快到對時間流逝的感覺變得遲鈍,一方面對現實不滿,另一方面又感受到無力,只能盡可能讓每天過得稍有價值,在家學習、在家運動、在家辦公……但是,有多少人可以把每天過得充實而美好?在一日三餐中,三個時間的分割點,時間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從毛衣到短袖,從清澈到渾濁。
從來沒有那么渴望吃肉、吃蛋和大米飯過。那天在團到大米的晚餐上,我吃了足足兩大碗,那種幸福真的要體會過才能知道。還有某天我很幸運地團到了兩板雞蛋,領到的時候,我幾乎要開心得跳起來,就很簡單,很純粹。好在現在,最難的時候已經過來了,吃了這頓沒下頓的焦慮,再也不想體會。在這里真的要感謝小區團長的給力支持,一個小區的飲食是否能得到有力保障,跟團長是分不開的。網絡上那些沒米下鍋的例子并不是空穴來風,有些區域、家庭確實是這樣的。好在,情況似乎在肉眼可見的變好,未來的情況雖然未知,但我們依然要充滿信心。
封控一段時間后,很多人開始慢慢沒有了想法,好似身處在社會之中,又好似置身事外。比身體上足不出戶更可怕的是那顆被封禁的心。長期的居家生活和工作,讓思想變得遲鈍而散漫,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才真的感覺到疫情的可怕。在這種時候,清醒的頭腦和超強的執行力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人的價值,也體現在對抗垂死與腐朽的生活模式中,以及建立生動和歡樂的新生活中所具有的才能和力量。
有困難,就克服,何不在這一段特殊的日子里,好好思考自己,規劃未來,修煉內功?要相信疫情終將散去,我們也會在生命的長河中離真正的自己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