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想好了,出兵的路線也想好了,路雖然難走點,但實際效果好啊!
尹吉甫不傻,人家也是多年帶兵打仗的人,當然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更知道犬丘失守對周王室有多大的傷害,多大的損失,稍稍想了道“王上,犬丘乃是關中的西部門戶,對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拱衛作用,一旦犬丘失手,戎狄就會越過秦嶺來到關中境地,而地處關中西段的散國和虢國實力不濟,難以抗衡戎狄的入侵,到那時關中危矣。”
尹吉甫終于發話了,這句話一說就等于給秦人和犬丘定了性。
作用很大,不能丟棄。
聽完尹吉甫的話,天子姬靜道“愛卿之意甚和孤王的意思,那依你之見應派遣多少兵馬幫助秦人掃清豐戎的威脅?”
尹吉甫想了想道“王上,雖然秦人危急,但是現在西北的戎狄已經進入隴山,關中防守也需要加強,所以我們不能拿出上萬兵馬去幫助秦人。”
“以愛卿之見,最多能夠撥出多少兵馬幫助秦人?”
“最多五千。”
五千兵馬?
打發要飯的啊?
你以為豐戎是泥捏的,輕輕一踩就碎了嗎?
聽完尹吉甫的話,趙周、嬴其、嬴開等人當下就急了,“啟稟王上,當下進攻犬丘的豐戎將士已經達到上萬。王室若出兵太少,萬一失利,不但犬丘危急,而且也會影響到王室在西戎的形象。臣等請求王室多派遣兵馬西出秦嶺,打擊戎狄。”
周天子一聽,也覺著五千兵馬還是有些少了,于是問尹吉甫道“五千確實是有些少了,這萬一失敗,王室的顏面何在?孤王看就在多加兩千兵馬去幫助秦人。”
“也好,就多給秦人兩千兵馬。”尹吉甫答道。
五千加上兩千,也就是七千兵馬。
王室用七千兵馬,再加上秦人自己的兵馬,總共也就有上萬的軍隊了。
用上萬步兵對付豐戎的上萬騎兵,雖然還有差距,但如果用兵得當,還是有取勝的可能。
該商量的事情都已經商量好了,剩下的就是帶兵的將領了,誰來領兵呢?
別以為尹吉甫同意出兵幫助秦人,人家就一定會親自領兵打仗。
畢竟人家尹吉甫不是一般人,人家的事情多得很,周王室的事,諸侯國的事,朝臣的事,家里的事等等,等等,都需要他來管。
更重要的是尹吉甫還要經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有人喜歡打獵,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喜歡打仗,有人喜歡干農活,尹吉甫喜歡收集詩歌。
他老人家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采風者、編纂者、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被尊稱為中華詩祖。
知道了吧,尹吉甫的事情如此之多,能夠帶兵幫助秦人掃清隴山上的敵人就已經很不錯了,還能指望他老人家再次帶兵幫助秦人嗎?
當然了,不管是朝廷還是天子本人以及等待的秦人都希望尹吉甫能再次披掛上陣,親自帶兵。
誰讓你尹吉甫有經驗,誰讓你能力強,誰讓你既能帶兵打仗又能寫詩作賦呢?
反正你能力強,就應該多干點。
不然別人帶兵,予一人不放心。
話雖這樣說,但到了嘴邊卻不好開口啊!畢竟此時的尹吉甫已經不是年輕人了,雖然能吃能喝,能寫能畫,但畢竟是年齡不饒人,而且此時已經是嚴冬了,若不想把他老人家凍僵在寒冷的隴西,最好別提這話。
于是周天子征詢似的問尹吉甫道“那以愛卿之見,何人領兵為好?”
很顯然,天子想讓尹吉甫主動請纓,不過話沒明說而已。
但是這一次周天子要失望了。
尹吉甫答道“啟稟王上,犬丘乃是秦人的根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