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蕤回房收拾了包裹,到正堂去向溫夫人辭行。
溫夫人恰恰不在。下人說,夫人去別院不知啥時能回。
玉蕤沒法等,便留話告辭出來。穿庭院,走游廊,跨出西苑,見嫣紅在那候著她。
嫣紅趕一駕馬車靜立著,等她一同出府。
樓玉蕤點點頭,將包裹遞過去,邁步上了馬車。
車上放置兩個箱籠,還有好幾個塞得鼓鼓的包裹。
一個丫鬟怎有這許多行李?
她經常在江湖上行走,出門不戴釵環,不著綢緞錦縷,行裝簡單,也沒什么首飾,一藍布包裹裝了幾件單衣,是她所有的夏秋季節的衣裳。
玉蕤不禁愕然,瞥了嫣紅一眼,國公府的下人待遇不錯。瞬間有點后悔,她怎就沒留下當個丫鬟?
馬車緩緩往前行駛,自東北角偏門駛出,匯入車馬隆隆,人聲鼎沸的市集中。
煙柳畫橋,風掩珠簾,珠璣羅綺盈千戶。璀璨的陽光灑在紅墻綠瓦間,高高飄揚的商鋪旗幟,摩肩擦踵的行人,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喧鬧聲嘶鳴聲裹挾而來,她的心不由熱烈起來。
街道四通八達,亭臺樓閣歌舞起,商鋪林立買賣歡,京師繁華舉目可見。
上一世,身不由已做了別人替身,步步小心精算計,沒有好好領略過世俗的煙火。這一次,她要過自己愜意舒適的日子。
馬車行駛了一段路,到西市一院落前停下。
這是一獨門獨戶的院落,雖在鬧市卻不喧鬧。站在門前,見院子內的琉璃瓦,在垂花門的映襯下顯得莊嚴。
垂花拱門下有朱漆大門,上方有一個綠底朱漆的牌匾,上書“熙苑”二字。門邊有一副對聯,上聯為“沉落花間緣君掃,”下聯是,“熙苑小筑為君開”。
熙苑小筑?紅塵寥落,天下熙熙,容一小筑棲身。
這,倒是映襯了她此時的心情,玉蕤不由暗自點點頭。
嫣紅掀簾下去敲門。
這時,院門從內朝外大開。門內走出一名十二三歲的小廝,他上前來牽了馬,將車趕進了院內。小廝瞧見了玉蕤,上前來告了偌,轉身,幫嫣紅抬起了行李。
玉蕤下了馬車站定,迎面有一大理石雕花照壁。繞過去,進到里面的長方形的院落,見紅墻綠瓦白欄桿,庭院規整,打理得井井有條。
嫣紅并沒停下腳步,進了里面的門廳。玉蕤也跟著進去,這是一處更寬闊的門廳。
繞過門廳出廡廊,后面有一個小院,左側有一顆老槐樹,槐樹旁有一口水井,水井上方搭了涼棚,棚上藤蔓纏繞,幾朵玫紅色花朵綻放著,透出生動活泛的氣息。靠墻有綠竹,綠竹下有云臺。
院子一塵不染,有規整的花壇,水缸里也是滿的,顯然有人在打理。一點都不像國公爺說的空置院落?
東南角飄蕩出絲絲縷縷的菜香,直呼入她口鼻中。玉蕤腹中咕嚕一聲響,頓覺饑腸轆轆。
走近了瞧,便知這里是廚房。
灶臺上正冒著熱氣,一青色短衣的婆子在忙活著。婆子抬眸,見玉蕤走進來,擦擦手,對她靦腆一笑,臉上黑紅的皺紋更深了。
嫣紅從外面進來,打了個手勢并耳語了幾句。
那婆子點點頭,將熱飯熱菜端上桌。
玉蕤有些懵,望著滿桌熱騰騰的飯菜,她的心激蕩著,又一陣陣地暖。
這,必定是樓國公提前安排好的。
國公爺表面嚴肅,記得她為樓府出力,還了她一個大人情。國公爺賞賜給她什么,她本能會接受,甚至會感激涕零。借著她提出的一個要求,老國公給了她更多更周全,周到細致照顧她的感受。
試想,她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行走江湖是沒法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