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田里的麥苗長得格外整齊,而且長勢都很好!”
李適騎著馬見到一家農田中的麥子生長勢頭相當不錯,自然相當感興趣。
李適抬起頭看了一眼,見農田里面是個粗布裹身的老者,赤腳站在農田中,細心打量著農田里面的麥苗,做事認真而專注,仿佛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到來。
淳于紫菀見到李適興奮的樣子,忍不住搖搖頭但也沒說什么,而是跟在李適身后。
畢竟跟著李適這段時間,淳于紫菀也已經明白,李適又不是來禍害農作物為樂的。
李適會去找農田中農作物長得勢頭比較好的人家,然后抄錄下秘訣,然后在軍屯中實驗。
畢竟,對比起強行在百姓中攤派農作物技術,軍屯里面進行種植得是軍人,而不是農民。
有什么技巧都能以軍令的形式發布下來,軍人們雖然干活粗,但也都會聽從。
但直接在百姓中推行就不行了,糧食關乎命脈,這些沒被證實可行的技巧,農民們是不會隨便聽從李適的話進行試驗的,若是虧了呢,那自己明年就玩玩了。
“老人家,你家的麥苗長得這般的茁壯,有什么秘訣,可否給我說說?”李適道。
“您是……屯田校尉李適?”這老者見到李適,倒有幾分好奇的打量著李適。
“壓根就沒有什么屯田校尉,我只是奉命建立軍屯而已!”李適對老者黑著臉道。
“好的,屯田校尉李適大人!”老者恭敬的對李適道,“前面就是小老兒的家里,還請李適大人一起進去坐坐!”
李適微微嘆了一口氣,看起來屯田校尉這個詞,自己暫時是摘不下去了。
這一幕,看著跟在李適身邊的紫苑卻也捂著小嘴輕笑了起來。
事情也簡單,因為李適對軍屯的定位問題,并不是那種單純的讓預備役進行種植糧食,而是希望能夠把這軍田打造成一個實驗田與種子培養基地。
李適收集從老農那里獲取技術時,更會直接告訴他們,他們所說的技巧在軍屯中被證實有用,那李適便會把這些技巧記錄在案,更編輯成書,分享給更多的人種植。
相對李適原本世界好像誰都能成為網絡寫手,但在這個世界,著書作傳是相當嚴肅的事。
一些老農聽到了李適的話之后,那更激動得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去了,更有些無牽無掛的老人,直接便是問自己能不能加入,李適當然是義正辭嚴的拒絕了。
畢竟屯田營的本質終究是預備班,而不是農業研究員,在這點上李適還是分得清楚的。
不過,即使是如此,李適的名聲到底是傳了出去。
李適是誰絕大多數人未必認識,但問起天水的屯田校尉,絕大多數人都會夸獎個一兩句。
所以,李適也就慢慢背上了屯田校尉的稱呼,就算是想要摘,也有點摘不下來了。
李適與淳于紫菀來到了老者的家中,老者給兩人倒了一些酒水,對兩人道,
“大人的來意我明白,我也聽些老朋友聽說過大人的善舉。
我已經把我的一些種田心得整理成冊,大人若是需要,盡管拿去便是了!”
老者從屋子中拿出了術份竹簡,搬運到了李適兩人的面前,看這數量卻也不少了。
“老人家,請問您是……”李適聽到了老人的話,看著桌子上的竹簡,倒是有些驚訝。
這年頭不說別的,單單是能識字,便說明這個老人的不凡了。
更不要說這老人居然還能自行把自己的研究編輯成冊。
如果這些竹簡流傳下去,說不定這老者會成為什么農學大家。
畢竟,自己種田厲害不算什么,真能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的人那才是恐怖。
“老夫農家氾農道。”老人道,“因聽到西涼諸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