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營回來,路過門口不遠的征兵處時。
這征兵處傳來了幾分喧鬧聲,聽到有人道,“為什么不能跟我說屯田校尉在哪里屯田??!”
聽到這話,李適的眉頭出現了一個井字。
真不知道為什么,屯田校尉的名頭就是摘不掉呢?
而這個名頭好像還有著越傳越遠的趨勢,李適想要阻止都來不及了。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李適家里與屯田營種植出來的麥子長勢實在太好了。
大家都是農民,對田里種植的東西最敏感,一看自己種植的麥子干扁扁的,李適家里的麥子種植起來沉甸甸的,雖然還沒有抽穗,但就單是個頭就完全不能比啊。
尤其是在李適答應,把里面的技術整理出來,等秋收后給大家去普及,李適在民間屯田校尉的名號就再也改不掉了。
不過對農家子來說,進入李適的屯田營便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哪怕知道屯田營是軍營,一些家里有多個孩子的倒也愿意去報名參加屯田營。
目的就是為了從里面學上幾手種田的技術,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什么保密措施。
而軍隊哪里是想要進就能進的,更沒說你要進哪家營地便是進哪家營地的道理。
而且李適的軍隊吃好喝好,是整個天水都知道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天水誰不想進。
只不過,李適現在挑選起來卻也變得嚴格了,并且哪怕是預備役的屯田營中,雖然每個月都有人會被淘汰,但是來參加報名的依舊還是絡繹不絕。
原本李適以為,這人很快便是會被驅趕掉,但沒有想到,招募處的士兵幾人齊上,卻都沒有把這人給拿下來,見到這幕,李適倒是感覺有點意思了。
走近了一看,是一位看起來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濃眉大眼的,給人一種忠厚的感覺。
“到底怎么回事?趙虎,張季,這么鬧騰怎么回事?”李適開口詢問道。
“大人!”聽到李適的話,負責招募人手的兩人過來道,“這人過來鬧事!”
聽到這話,李適便是跳下馬來,啪啪早這兩人的后腦勺上敲了兩下,說道,
“別人鬧事你們解決不了,還要我來解決,肯定是平時偷懶了,回去訓練加倍?!?
這兩人卻也不多說話,而這時候的李適目光放到這跟自己差不多的年輕人身上。
李適打量了這人幾眼,道,“我就是李適,也就是你口中的屯田將軍,閣下怎么稱呼!”
“蜀郡張公義!你就是屯田校尉李適?”張公義打量著李適,卻也驚訝李適的年輕。
“我是天水校尉,屯田校尉不是正職!”李適說道,
“另外屯田營是我的預備役,正式的隊伍是驍騎營。
如果你只是來屯田營學習農業技術的,我勸你還是回去吧。
等到秋收時后,我把農業技術整理成冊,自然會傳播給天水周邊的居民?!?
“什么?”張公義聽到李適的話,有些聽不懂,但李適口中的嫌棄他還是聽懂了。
說實話,張公義沒有拿到了介紹信便是直接前去段景所在的安定,除了因為天水是必經之地以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張公義算是墨家弟子,不是那種黑社會的墨家,而是真正繼承了墨子思想的墨家弟子。
所以對于拿到了介紹信,便是直接從高位做起有幾分的抵觸。
張公義更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從底層做起,一步一步的成為高層。
至于為什么要選擇加入屯田營,那到不是因為聽到了李適的表現,而是因為他無意之間知道了農家的司農氾農道居然在這里,所以便打算進入屯田營去拜會下。
墨家與農家,在秦國鼎盛的時候,都是在法家的手下做小弟,為秦國的發展做貢獻。
而等到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