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知道李適這個戲法是怎么變出來的,為什么明明重修鄭國渠,至少在修鄭國渠期間,應該要弄西涼疲憊的。
而現在鄭國渠區域卻是整個西涼最有活力的區域,荀公達看了一圈也看不明白啊!
他唯一看懂的就是,這整個鄭國渠區域,好像不用錢,用得是紙!
甚至長安那邊因為秦雄開始鑄就小錢,導致物價飛漲,原本的仙朝銅錢幾乎成為了廢幣。
這反而導致李適的這些紙變變得更加寶貴了,也被更多的人接受。
因為李適制造的這些紙,不論是多少,都能在李適開的店鋪里面買到糧食,價格很穩定。
也正是如此,秦雄發現自己鑄就的小錢,好像都花不出去了。
反正百姓們雖然不懂得這里面的知識,但至少知道,拿著李適法的紙能買多少糧食。
但拿著秦雄鑄就的銅錢,怕連根毛都買不了。
而這就導致,長安那邊來鄭國渠搬磚的就更多了,也讓鄭國渠周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了。
李適揮揮手道,“錢什么的倒是無所謂別把它看得太重了。
有我建立的消費體系支撐著,只要還能夠買到糧食,那我們就不會缺少錢。”
鐘元常與荀公達兩人就這么聽著,雖然不是很懂,但是很厲害的樣子。
但道理就是這么簡單,在這個亂世,只要有糧食能支撐著貨幣,那這貨幣就是真貨幣。
就好像自己上輩子只要美元還跟石油掛鉤,至少在沒有發生能源革命前,那美元的王冠就不會掉一樣。
而只要貨幣體系維持正常,經濟體系能夠運轉,那李適表示,錢真不是問題。
而且李適也已經找到了自己紙質貨幣的第二個支撐點,那就是布!
隨著原本的紡織機改成了腳踏式的,這生產效率可不止提升了一倍。
李適開始去建立紡織廠,讓災民之中的女人有一個真正的落腳場所,畢竟又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懂得醫術的,總不可能全部都丟到怡春院去吧。
所以紡織廠便成為了這些女人們的出處,并隨著大量廉價的布開始出現在市場,這就讓白條變得更加的堅挺了。
當然李適廉價的布同樣開始沖擊長安的市場,使得原本男耕女織的女人們受到了沖擊。
不過李適不在乎,自己的紡織廠常年招收女工,只要敢來那自己就敢收!
“怕也只有你敢這么說,其他人說了,怕是不會被活活打死!”荀公達懷疑的看看李適,繼續道“不過,有錢怎么會買不到糧食?”
“因為糧食只能從田地里辛辛苦苦的種植出來啊!”李適感嘆道,
“最危急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這次三千傾全部都種植上糧食,每畝都收成了三石以上。
這還是有很多人不跟著屯田營種田,以及因為修渠時間來不及補種的原因。
不過等到明年,全部按照屯田營來,應該能夠做到每畝三石半以上。”
屯田營有著這時代最高的科技,最有紀律的組織與優中擇優的良種,所以能夠生產出四石的糧食。
但普通百姓種田有個兩石半已經算是豐年了,而每畝有個三石就是大豐年了。
“鄭國渠還剩下了最后一點工程,應該能趕在下雪之前完成。
這樣明年就能擁有良田四萬傾,若都能生產三石糧食……怕能多養活百萬人。
如果還能提升產量,哪怕多一個半層,也能多養十萬人!
李長平,這西涼多虧了有你啊!”荀公達贊嘆道。
鐘元常也應和著荀公達的話說道“若非有您堅持翻新了這鄭國渠。
誰也不知道今年年末會有多少人支撐不了死在這寒冬中,大人您真的是功德無量。”
李適擺擺手,意思他們別拍馬屁了,雖然自己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