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這些技術終歸是要拿到戰場上亮亮相,才能讓這些技術徹底的走向成熟。
說實話,李適在見到耬車這種能夠讓弓箭手居高臨下射箭時,便想出有沒有滑翔翼一類能讓將士們直接通過滑翔,強行登到對方的城墻的。
因為木鳥技術雖然都在研究,但這研究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誰研發出來的木鳥技術,那誰先去試飛,在摔死幾名工匠后,李適表示絕望了,自己的工匠損失不起啊!
現在李適不研究這個,李適改行讓他們去研究孔明燈的熱氣球技術。
簡單的說就是把孔明燈放大,然后讓工匠們坐上去進行試飛。
原理非常簡單,工匠們在成功制作出玩具板的孔明燈后,也都認為這個計劃可行。
但這東西的可題在基礎材料上,這東西的苛刻出乎了李適的預料。從燃燒材料到制作耐火的氣囊,這些都需要海量材料進行測試,從中選擇合適的材料。
因為燃燒會消耗云氣,很多原本被云氣溫養之后的合格材料,但在升空后,因為燃燒,導致云氣被不斷的消耗,原本合格的材料變得不合格了。
同時李適也需要考慮,熱氣球所能承受的最少云氣承載單位。
畢竟如果沒有云氣的話,可能隨便一個軍團攻擊的余波,就把這熱氣球給打滅了。
所以,真正的想要把熱氣球投入到戰爭中,肯定還有非常長遠的道路。
但對李適來說,飛艇與熱氣球真的是一個值得投入的項目。
因為自己不會制作飛機,頂多制作滑翔翼,但自己懂得熱氣球的原理,手下也會做。
最重要得是熱氣球與飛艇得操控與動力可題,能通過軍隊用御風天賦與云氣來解決,這也是李適投入心血研究這東西的重要原因。